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 |

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专区
驻广元发展纪检监察组“三协模式”健全基层监督体系走深走实
来源:广元市国资委            时间:2025年10月22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2023年9月以来,驻广元发展集团纪检监察组紧盯国有企业基层组织专责监督薄弱难题,按照“做强集团、做实基层、做到监督执纪全覆盖”的思路,以落实“两个责任”为载体,以党内监督为主导,逐步探索出“组委协调+部门协同+专兼协作”综合监督模式,搭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监督网络体系,一体推进国企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履职尽责取得初步成效。

坚持“组委协调”推进联动监督同向发力。一方面,驻企纪检监察组充分发挥派驻监督专责职能作用,与企业党委联合出台定期会商、重要情况通报、线索联合排查等制度,定期分析研判政治生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形势,夯紧压实党组织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和纪检监察组织监督专责。去年以来,向党委班子成员提示20人次,完善“三张清单”84份,5名干部履行主体责任不力被约谈。另一方面,与企业党委加强协调联动,出台对党委班子成员监督、协同监督和职工违规处理办法,坚持风腐同查同治;全程监督聚焦发现问题,建立“一书三函”制度,围绕“三重一大”事项,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发送“工作建议书、提示提醒函、作风效能评估函”40余份;坚持“阳光问效”公开追责问责,对8个纪律作风突出问题“现场曝光、麻辣质询、阳光考评”,对4个先进典型“实绩亮晒、群众打分、同台表彰”;坚持以查办案件为引领,组委联动提升办案质效,有效破解企业初创期人员力量不足、监督不会办案、办案不善监督的突出问题。去年以来“四种形态”处理28人,其中诫勉2人、党纪政务处分5人,传递惩贪治腐强烈信号。

坚持“部门协同”推进廉洁风控齐抓共管。坚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定期组织党群人事、投资融资、财务管理、项目建设、合规审计等部门开展协同监督检查,通过“问题清单+限期整改+回头看”形式聚焦监督合力,以“监督责任履行”推动“主体责任落实”。织密制度防护网,督促围绕“人”+“钱”+“权”建设主线,筑牢“业务部门”+“合规审计”+“纪检监察”三道防线,建立规章制度88项,完善违规经营责任追究及线索移送制度10余项,坚持尽职免责、失职追责,督促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做深日常监督链,推动业务部门“主动防”、合规部门“专业控”,通过专项审计、穿透检查、质效评估,内嵌业务流程,及时识别风险,制定应对策略,督促“被动合规”向“主动合规”转变,“权责明晰、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制度机制基本建成;抓实整改闭环圈,聚焦省委巡视、省市经责审计反馈问题,督促整改同圣产投项目涉诉和“两金回收”问题8个,回收应收账款1.73亿元。

坚持“专兼协作”锻造过硬纪检监察队伍。驻企纪检监察组落实专职纪检监察干部,分片负责,组织各子公司专兼职纪检专员开展监督执纪教育工作,当好“党纪条规宣传员、廉洁风险警示员、权力运行监督员、政治生态信息员”,发挥“吹哨人”作用,积极营造“不想腐”的氛围。优化驻企纪检组和集团纪委架构,配齐配强集团纪委班子,充实17名专兼职纪检专员,实现监督执纪全覆盖;建立学习型组织,定期开展读书研学活动,开列必读及选读书目30余本,编印普纪明法专刊20余期,向上级报送监督调研专报16篇;坚持“新老结对”帮带提能,明确职责、要求和考核标准,编印《国企领导人员常见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手把手”培训线索处置、调查取证、谈话技巧等业务知识,既帮思想又带作风,促进双方补齐短板、能力弱项、经验盲区;坚持“以干代训”跟班轮训,选派5名同志到省市纪委跟案学习,增强国企纪检干部工作历练;依托“三化”矩阵要求,充实驻企纪检组和集团纪委矩阵内容,出台《纪检监察干部绩效考核办法》等制度15个,从严考核奖惩,树立能者上、优者奖的鲜明导向,激励纪检监察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取得的主要成效:探索“三协监督”模式,畅通了集团上下沟通渠道,搭建了协同监督会商平台,实现了纪检监察力量的全覆盖,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谁来监督、监督什么、怎么监督”的问题,推进国有企业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走深走实。有效增强了基层组织专责监督力量,监督检查发现问题180余个,采取四种形态处理28人;有效培育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氛围,推动了企业高质量发展,联动统筹市属国企融资(含续贷)60.98亿元,提供担保(含续担保)131.39亿元,融资综合成本下降0.6%,今年1-9月营业收入突破7.6亿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升。

驻广元发展纪检监察组“三协模式”健全基层监督体系走深走实

来源:广元市国资委 时间:2025年10月22日

2023年9月以来,驻广元发展集团纪检监察组紧盯国有企业基层组织专责监督薄弱难题,按照“做强集团、做实基层、做到监督执纪全覆盖”的思路,以落实“两个责任”为载体,以党内监督为主导,逐步探索出“组委协调+部门协同+专兼协作”综合监督模式,搭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监督网络体系,一体推进国企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履职尽责取得初步成效。

坚持“组委协调”推进联动监督同向发力。一方面,驻企纪检监察组充分发挥派驻监督专责职能作用,与企业党委联合出台定期会商、重要情况通报、线索联合排查等制度,定期分析研判政治生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形势,夯紧压实党组织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和纪检监察组织监督专责。去年以来,向党委班子成员提示20人次,完善“三张清单”84份,5名干部履行主体责任不力被约谈。另一方面,与企业党委加强协调联动,出台对党委班子成员监督、协同监督和职工违规处理办法,坚持风腐同查同治;全程监督聚焦发现问题,建立“一书三函”制度,围绕“三重一大”事项,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发送“工作建议书、提示提醒函、作风效能评估函”40余份;坚持“阳光问效”公开追责问责,对8个纪律作风突出问题“现场曝光、麻辣质询、阳光考评”,对4个先进典型“实绩亮晒、群众打分、同台表彰”;坚持以查办案件为引领,组委联动提升办案质效,有效破解企业初创期人员力量不足、监督不会办案、办案不善监督的突出问题。去年以来“四种形态”处理28人,其中诫勉2人、党纪政务处分5人,传递惩贪治腐强烈信号。

坚持“部门协同”推进廉洁风控齐抓共管。坚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定期组织党群人事、投资融资、财务管理、项目建设、合规审计等部门开展协同监督检查,通过“问题清单+限期整改+回头看”形式聚焦监督合力,以“监督责任履行”推动“主体责任落实”。织密制度防护网,督促围绕“人”+“钱”+“权”建设主线,筑牢“业务部门”+“合规审计”+“纪检监察”三道防线,建立规章制度88项,完善违规经营责任追究及线索移送制度10余项,坚持尽职免责、失职追责,督促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做深日常监督链,推动业务部门“主动防”、合规部门“专业控”,通过专项审计、穿透检查、质效评估,内嵌业务流程,及时识别风险,制定应对策略,督促“被动合规”向“主动合规”转变,“权责明晰、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制度机制基本建成;抓实整改闭环圈,聚焦省委巡视、省市经责审计反馈问题,督促整改同圣产投项目涉诉和“两金回收”问题8个,回收应收账款1.73亿元。

坚持“专兼协作”锻造过硬纪检监察队伍。驻企纪检监察组落实专职纪检监察干部,分片负责,组织各子公司专兼职纪检专员开展监督执纪教育工作,当好“党纪条规宣传员、廉洁风险警示员、权力运行监督员、政治生态信息员”,发挥“吹哨人”作用,积极营造“不想腐”的氛围。优化驻企纪检组和集团纪委架构,配齐配强集团纪委班子,充实17名专兼职纪检专员,实现监督执纪全覆盖;建立学习型组织,定期开展读书研学活动,开列必读及选读书目30余本,编印普纪明法专刊20余期,向上级报送监督调研专报16篇;坚持“新老结对”帮带提能,明确职责、要求和考核标准,编印《国企领导人员常见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手把手”培训线索处置、调查取证、谈话技巧等业务知识,既帮思想又带作风,促进双方补齐短板、能力弱项、经验盲区;坚持“以干代训”跟班轮训,选派5名同志到省市纪委跟案学习,增强国企纪检干部工作历练;依托“三化”矩阵要求,充实驻企纪检组和集团纪委矩阵内容,出台《纪检监察干部绩效考核办法》等制度15个,从严考核奖惩,树立能者上、优者奖的鲜明导向,激励纪检监察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取得的主要成效:探索“三协监督”模式,畅通了集团上下沟通渠道,搭建了协同监督会商平台,实现了纪检监察力量的全覆盖,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谁来监督、监督什么、怎么监督”的问题,推进国有企业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走深走实。有效增强了基层组织专责监督力量,监督检查发现问题180余个,采取四种形态处理28人;有效培育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氛围,推动了企业高质量发展,联动统筹市属国企融资(含续贷)60.98亿元,提供担保(含续担保)131.39亿元,融资综合成本下降0.6%,今年1-9月营业收入突破7.6亿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升。

附件
关联稿件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二街269号 邮编:610094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2 蜀ICP备12032651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

智能问答

微信/微博

微信

微博

新媒体矩阵

四川省国资委
国资监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