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繁 | 简 |网站支持IPV6
|
“今年雨水多,艾草说不定还能多收一季。”8月12日,凉山州普格县螺髻山镇马厂坪村艾香四溢,种植户吉牛尔补正忙着指挥工人收割艾草,“在标准化管理下,一亩地每年可产2吨以上鲜草,可为种植户们带来稳定可观的经济收益。”
当前,普格县的艾草种植规模接近2万亩,整个凉山州则达4万余亩,共有3000余户农户参与种植,户年均增收约1.2万元。而6年前,普格还没有这一产业。彼时,将艾草产业带到普格的,正是四川能源发展集团(编者注:2025年2月,四川能源发展集团经四川省委、省政府批准,通过战略性重组川投集团和省能投集团设立)。
从脱贫攻坚时期的结对帮扶一路走来,2023年9月,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省国资委组织下,四川能源发展集团对接普格开展托底性帮扶。如今,这片土地上流淌的产业动能,已远不止于这一抹艾香。
凉山州普格县,群众正在收割艾草。
让这里有“香”
培育构建艾草全产业链
在美姑县牛牛坝镇,四川能源发展集团下属凉山高原艾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阿约克布正在为艾草选“新家”。2019年,也是他推动了艾草在螺髻山镇扎根。
“当时,老乡们喜欢种土豆和玉米,大多自己吃,谈不上收入。”阿约克布回忆。在考察了河南省南阳市和湖北省蕲春县等艾草种植区后,他发现,艾草收益好、种植门槛不高,且普格的气候、光照等条件也适合。
但对于基础较弱、底子较薄的欠发达县域而言,“适合”只是产业发展壮大需要的基本要素之一。“还要努力实现种植规模化、加工精深化、品牌高端化、销售市场化。”四川能源发展集团在产业帮扶过程中,摸索总结出艾草产业“落地开花”的秘诀。
阿约克布在凉山各地的考察,正是为了“种植规模化”。“到2027年,计划在全州推广艾草种植10万亩。”对参与种植的农户,四川能源发展集团通过捐赠补助金等方式,提供艾根、农资、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收获的艾草再由凉山高原艾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收购。
艾草种植版图不断扩大,产业园区也在拔节生长。
位于螺髻山镇黄草坪村的大凉山高原生态艾草产业园基地一直在扩容——从最初的艾炷、艾条生产车间,到足浴包、艾贴、艾枕生产车间……现在,园区已配备15条生产线,共推出4个系列40余款产品。
让草“全身是宝”,普格用了6年。而作为“后起之秀”,普格艾草选择走一条“品牌高端化”的路子。
其中,“科技赋能”是重要手段。比如,与天府清控旗下高新技术团队合建艾草分子本草数据库、高原艾标准化实验室、艾草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平台等,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等团队,开展高原艾草精油在呼吸道疾病、皮肤修复等领域的应用研究等,持续开发系列创新产品,提升艾草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当前市面上的艾草产品很多,竞争很激烈,销售方面也要不断开辟新赛道。”凉山高原艾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殷民口中的新赛道,则是公司打造的“艾养谷”门店。在这些门店,消费者们不仅可以购买艾草产品,还可以预约专业艾灸等服务,让公司旗下品牌“大凉山艾”触达更多的目标群体。目前,“艾养谷”已在普格、西昌、成都等地布局10余家直营门店,同时,北京等地的门店也在筹建当中。
普格启阳光伏电站。
让这里有“光”
畅通供电“最后一公里”
8月12日,四川能源发展集团下属四川川投新能源有限公司凉山分公司总经理李建从成都出发,前往凉山州盐源县。“今年,公司在普格、昭觉、喜德、盐源4个欠发达县域的新能源项目,年内都要开工,必须抢抓进度。”
就在5月30日,总投资8亿元、装机21万千瓦的普格启阳光伏电站全容量并网发电,预计年平均发电量将达到3.5亿千瓦时。“启阳光伏电站不仅为全省能源保供注入了‘绿色动能’,更以‘能源产业+乡村振兴’模式,为普格县推动乡村振兴、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李建表示。
他算起两笔“经济账”:建设期内,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7亿元,累计提供就业岗位250个,直接带动约200个家庭增收;项目转商业运营后,预计年产值超9000万元,助力县域在产业发展转型、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持续优化。
当电站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四川能源发展集团还不断发挥主业优势,畅通欠发达县域供电“最后一公里”。
今年以来,四川能源发展集团下属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普格电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友初一直重点推进普格县农网巩固提升工程。该工程计划投资8000余万元,已完成初步设计审核工作,预计10月前动工,将覆盖普格9个乡(镇)27个行政村,涉及1.39万户、6.95万人。
“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用电负荷逐年增长,原有的输配电设备设施已不能满足群众用电需求。”苏友初介绍,今年,他们还投资300万元建设5座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加上去年建成投运的5座充电站,实现普格县核心区域和旅游景区的全覆盖。
普格启阳光伏电站。
让这里有“路”
拓宽农副产品销售渠道
帮扶的核心是发挥“企业所能”帮扶“县域所需”,实现群众增收、地方发展、企业增效。
今年2月,四川能源发展集团还在普格县注册成立了凉山川能物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帮助拓宽凉山州及普格县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同时示范推广种植当地适宜的经济作物。
此前,普格县夹铁镇特色农产品夹铁珍珠米遭遇滞销,凉山川能物资有限公司联动20余家快递物流企业,整合渠道力量助力销售,最终将800余单珍珠米送抵成都、深圳、海南等地消费者手中。
这次帮扶行动,让凉山川能物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宁建民对远距离、小批量造成的物流难题有了更直观的感受。“要打开普格农产品外销格局,必须要以贸易构建产业链,激活特色农产品资源,帮助当地农户增产增收,同时逐步培育相关产业落地。”
“引技术、带产业、做示范、拓市场”——凉山川能物资有限公司的相关工作已逐步展开。公司启动商标注册工作,为区域特色产品赋能,开发线上商城、打造帮扶产品专区,还将通过直播带货、商超直供等多渠道打通宣传、销售路径。同时,与果蔬深加工企业开展广泛合作,化解季节性产品滞销难题。
宁建民透露,结合普格自然条件,他们还计划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和优势品种,与村集体开展合作,推广种植经济果品,打造“龙头+基地+农户”模式,逐渐实现“订单农业”,并以此培育当地个体电商、农业服务、初加工等相关配套产业。
凉山州普格县,艾草进入工业化生产环节。
让这里有“人”
培养当地所需所盼的专业人才
在托底性帮扶过程中,四川能源发展集团还坚持“扶志、扶智、扶技”相结合,实施人才教育帮扶,为县域经济社会持续稳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以艾草产业为例,当下,老百姓已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但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必须强化标准化、系统化的种植、加工、销售,“授人以渔”就变得十分重要。
去年以来,四川能源发展集团全面链接培训资源,在普格积极组织开展知识培训,帮助普格县培养现代产业工人。2024年,组织培训10余场、覆盖1800余人次。
四川能源发展集团还深入实施助学圆梦行动,以集团下属四川能投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为帮扶平台、遂宁能源职业学院为帮扶主阵地,设立39个欠发达县域人才帮扶专项资金,推动年度人才专项经费向欠发达县域倾斜。
“2024学年,对来自欠发达县域的131名学生,我们以每人5000元的标准发放了助学金。”遂宁能源职业学院副校长支艳介绍,学校主要培养欠发达县域所需所盼的能源工程、化工与材料、数字经济等专业人才。
未来,四川能源发展集团还将扩大人才帮扶资金覆盖面,结合集团产业布局,探索“教育+就业”帮扶模式,为欠发达县域毕业生提供返乡创业就业支持,增强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
截至今年6月30日,四川能源发展集团已累计在普格县投入资金21亿元,实施特色产业、能源基建等项目16个,开展公益捐赠、专题培训等帮扶活动20余次,组织15家所属公司与普格县7个乡(镇)及其下辖村(社区)开展结对帮扶,帮助销售普格县农副产品3000余万元,为普格县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下一步,四川能源发展集团将发挥集团自身优势,统筹整合帮扶力量,着力发展壮大普格县艾草产业、扩大凉山州艾草种植规模,持续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集中精力做大做强增量项目的建设、运营,加大投入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建设、环卫等项目,同时,依托集团主业优势推动更多项目在39个欠发达县域落地。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