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 |

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专区
四川日报丨成都交投集团构建“1+2+6+N”低空产业发展体系
低空经济从“飞得起”到“飞得好”的探索实践
来源:四川日报            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成都交投集团在成彭高速开展道路巡检。

成都淮州机场。

成都市低空交通管理服务平台。

“1+2+6+N”低空产业发展体系

1 以“打造川渝地区交通领域一流的战新产业孵化投资平台”为定位

2 构建园区运营和低空服务两大体系

6 建设要素保障、建圈强链、园区服务、低空基建、低空服务、低空运营六大能力

N 形成多点支撑的业务发展新格局

□航轩 (图片由成都交投航投集团提供)

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世运会)兴隆湖湖滨场馆中心附近,一架无人机起飞后,几公里外的四川省低空空域运行服务中心(成都市低空交通管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低空中心),省市低空运行一体化管理服务平台即刻显示出这架无人机的飞行速度、飞行高度等态势信息。为保障成都世运会举办期间的低空安全,不久前,按照看得见、管得住、联得上、控得住的要求,四川省在低空中心组建世运会低空安全管控中心,依托低空中心场地、技术、平台资源,整合省市低空运行一体化管理服务平台数据、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以下简称UOM平台)数据等,进行现场调度和分析。

作为低空中心的建设方之一,近年来,成都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交投集团)聚焦主责主业,发挥国企优势、不断探索低空经济从“飞得起”到“飞得好”的发展路径。

“目前,我们正依托现有的通航机场、高(快)速公路、客运站、公交场站,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和成都市低空交通管理服务平台,全面构建‘1+2+6+N’低空产业发展体系,不断加大在低空服务保障、场景应用示范、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为构建成都特色的低空经济发展体系提供有力支撑。”成都交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让低空经济“飞起来”

“首先要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让低空经济‘飞起来’。”谈到如何让低空经济“飞得好”,成都交投集团低空业务负责人“开门见山”。

低空飞行具有异构、高密度、高频次和高复杂度等特点,管理和服务的复杂度远超传统人工管理和服务的能力范围。相比传统运输业基础设施,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涉及面更广、要求更高。“其中,空中管理平台、地面保障设施都十分关键。”上述负责人介绍。

聚焦基础设施的关键领域,去年7月,成都交投集团与成都天投集团合资成立四川省首个低空经济服务公司——成都低空飞行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打造成都市低空交通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低空经济背后的“智慧大脑”。

走进低空中心,大屏幕上,成都全市低空飞行状态一览无余,代表飞行器的标识在三维地图中按照既定航线移动,飞行高度、速度、经纬度等信息在屏幕上实时变动。工作人员用鼠标点击移动的图标,登记主体、标识码、设备厂商信息就出现在屏幕上……

“目前,该平台已具备飞行动态监视模块、飞行活动管理模块等7个模块。”相关负责人介绍,接入UOM平台后,平台可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低空飞行计划、低空飞行监管、代理审批等服务,为企业提供航线规划和导航、飞行情报、起降点选址规划等服务,将为成都全市低空飞行的精准管控、高效运营提供更有力的服务保障。

在运行场景建设上,成都交投集团依托载体资源,梳理出82个低空飞行公共起降点建设资源,完成市域范围内12个低空载人场景点位勘察论证,先行建成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等5个低空飞行起降点,以统建共享的方式推进低空基础设施建设。

拓展多维应用场景 答好“去哪儿飞”考题

“过去通过驾车巡查成彭高速全线大约需要1个半小时,如今用无人机巡检只需 40分钟左右。”今年“五一”假期,多类型无人机投入巡查,为成彭高速构建起一张“智能巡防网”。体验无人机巡检后,成都交投成彭运管中心路产管护大队安全员张金鹏感叹。

效率更高,速度也更快。张金鹏介绍,用于巡检的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喊话设备及警示灯,可实现道路状况监测、事故预警等功能,“一旦发现拥堵、事故等情况,会立即发出警示。”

好的应用场景可为未来产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成都交投航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交投航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答好“去哪儿飞”考题,目前成都交投航投集团已持续拓展高速公路巡检、医疗物资运送和支线物流运输等多维应用场景,“丰富多样的应用场景不仅为成都交投航投集团在航线划设、空域申请等方面积累了运营管理经验,也为集团在低空领域开展商业化运营奠定坚实基础。”

目光向外,更多探索还在继续。应用场景进一步创新——在甘孜州泸定县冷碛镇团结村,一架满载报刊的无人机降落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前。这是成都交投航投集团配合邮政解决偏远地区“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开展的邮政投递及物资运输无人机航线测试飞行,也是其推进“低空+”应用场景创新的积极实践。

多方合作进一步深化——不久前,成都交投集团探索推出的成都—重庆、成都—南充两条低空物流航线引人关注。“两条航线只是开始。”运营方成都交投集团旗下成都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与物流企业一起探索更多航线,建成规模化自有运营物流机队,立足成都、面向全省、辐射西南,逐步实现低空支线物流连点成线,织线成网,打造“2小时”低空物流圈。

打造双轮驱动生态圈 为产业发展聚链成势

成都淮州新城,一个8.4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正成为投资热土。

近日,一场以“聚链成势、生态赋能”为主题的入驻企业签约仪式暨共建园区服务生态沙龙在淮州新城通航产业园举行。活动现场,华彬航空、北京佰才邦等数家行业领军企业签约入驻园区,沛坤投资等战略合作伙伴同步签约。

吸引低空领域企业签约入驻的,不仅是因为这里有成都市唯一全面对公众开放的A1类通用机场——淮州机场,更因为这里有完善的产业生态和配套服务。

作为成都交投航投集团打造的特色产业园区,淮州新城通航产业园在成立伊始就被赋予“低空”和“应急”的鲜明特色。

近年来,从为多种机型提供融合试飞的阶梯空域,到为生产制造无人机企业提供标准厂房、维修保养、总装检测的完整配套,这里已成为集场景验证、创新创效、生产制造为一体的产业生态圈。同时,通过定制化服务,这里已吸引成都市航空消防救援大队入驻园区,并以这一“链主”为牵引,集聚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

为“飞得好”赋能,“产业+服务”双轮驱动的低空经济生态圈还在持续形成中。

目前,成都交投集团正全面整合产业投资、载体建设、运营服务等优势资源,联合工信部电子五所建设成都无人机中试平台,为低空研发制造企业提供测试、诊断等服务;打造航空科普教育培训实训基地,规划建设低空物流转运中心;组建低空经济专项产业基金,联动市场化基金形成资本矩阵,加速储备项目落地转换……

耕耘当下,收获未来。下一步,在低空经济这片有着无限可能性的新蓝海中,成都交投集团将继续探索从“飞得起”到“飞得好”的发展路径,为四川打造西部低空经济发展高地贡献力量,为川渝地区乃至全国低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四川日报丨成都交投集团构建“1+2+6+N”低空产业发展体系
低空经济从“飞得起”到“飞得好”的探索实践

来源:四川日报 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成都交投集团在成彭高速开展道路巡检。

成都淮州机场。

成都市低空交通管理服务平台。

“1+2+6+N”低空产业发展体系

1 以“打造川渝地区交通领域一流的战新产业孵化投资平台”为定位

2 构建园区运营和低空服务两大体系

6 建设要素保障、建圈强链、园区服务、低空基建、低空服务、低空运营六大能力

N 形成多点支撑的业务发展新格局

□航轩 (图片由成都交投航投集团提供)

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世运会)兴隆湖湖滨场馆中心附近,一架无人机起飞后,几公里外的四川省低空空域运行服务中心(成都市低空交通管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低空中心),省市低空运行一体化管理服务平台即刻显示出这架无人机的飞行速度、飞行高度等态势信息。为保障成都世运会举办期间的低空安全,不久前,按照看得见、管得住、联得上、控得住的要求,四川省在低空中心组建世运会低空安全管控中心,依托低空中心场地、技术、平台资源,整合省市低空运行一体化管理服务平台数据、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以下简称UOM平台)数据等,进行现场调度和分析。

作为低空中心的建设方之一,近年来,成都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交投集团)聚焦主责主业,发挥国企优势、不断探索低空经济从“飞得起”到“飞得好”的发展路径。

“目前,我们正依托现有的通航机场、高(快)速公路、客运站、公交场站,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和成都市低空交通管理服务平台,全面构建‘1+2+6+N’低空产业发展体系,不断加大在低空服务保障、场景应用示范、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为构建成都特色的低空经济发展体系提供有力支撑。”成都交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让低空经济“飞起来”

“首先要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让低空经济‘飞起来’。”谈到如何让低空经济“飞得好”,成都交投集团低空业务负责人“开门见山”。

低空飞行具有异构、高密度、高频次和高复杂度等特点,管理和服务的复杂度远超传统人工管理和服务的能力范围。相比传统运输业基础设施,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涉及面更广、要求更高。“其中,空中管理平台、地面保障设施都十分关键。”上述负责人介绍。

聚焦基础设施的关键领域,去年7月,成都交投集团与成都天投集团合资成立四川省首个低空经济服务公司——成都低空飞行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打造成都市低空交通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低空经济背后的“智慧大脑”。

走进低空中心,大屏幕上,成都全市低空飞行状态一览无余,代表飞行器的标识在三维地图中按照既定航线移动,飞行高度、速度、经纬度等信息在屏幕上实时变动。工作人员用鼠标点击移动的图标,登记主体、标识码、设备厂商信息就出现在屏幕上……

“目前,该平台已具备飞行动态监视模块、飞行活动管理模块等7个模块。”相关负责人介绍,接入UOM平台后,平台可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低空飞行计划、低空飞行监管、代理审批等服务,为企业提供航线规划和导航、飞行情报、起降点选址规划等服务,将为成都全市低空飞行的精准管控、高效运营提供更有力的服务保障。

在运行场景建设上,成都交投集团依托载体资源,梳理出82个低空飞行公共起降点建设资源,完成市域范围内12个低空载人场景点位勘察论证,先行建成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等5个低空飞行起降点,以统建共享的方式推进低空基础设施建设。

拓展多维应用场景 答好“去哪儿飞”考题

“过去通过驾车巡查成彭高速全线大约需要1个半小时,如今用无人机巡检只需 40分钟左右。”今年“五一”假期,多类型无人机投入巡查,为成彭高速构建起一张“智能巡防网”。体验无人机巡检后,成都交投成彭运管中心路产管护大队安全员张金鹏感叹。

效率更高,速度也更快。张金鹏介绍,用于巡检的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喊话设备及警示灯,可实现道路状况监测、事故预警等功能,“一旦发现拥堵、事故等情况,会立即发出警示。”

好的应用场景可为未来产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成都交投航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交投航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答好“去哪儿飞”考题,目前成都交投航投集团已持续拓展高速公路巡检、医疗物资运送和支线物流运输等多维应用场景,“丰富多样的应用场景不仅为成都交投航投集团在航线划设、空域申请等方面积累了运营管理经验,也为集团在低空领域开展商业化运营奠定坚实基础。”

目光向外,更多探索还在继续。应用场景进一步创新——在甘孜州泸定县冷碛镇团结村,一架满载报刊的无人机降落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前。这是成都交投航投集团配合邮政解决偏远地区“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开展的邮政投递及物资运输无人机航线测试飞行,也是其推进“低空+”应用场景创新的积极实践。

多方合作进一步深化——不久前,成都交投集团探索推出的成都—重庆、成都—南充两条低空物流航线引人关注。“两条航线只是开始。”运营方成都交投集团旗下成都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与物流企业一起探索更多航线,建成规模化自有运营物流机队,立足成都、面向全省、辐射西南,逐步实现低空支线物流连点成线,织线成网,打造“2小时”低空物流圈。

打造双轮驱动生态圈 为产业发展聚链成势

成都淮州新城,一个8.4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正成为投资热土。

近日,一场以“聚链成势、生态赋能”为主题的入驻企业签约仪式暨共建园区服务生态沙龙在淮州新城通航产业园举行。活动现场,华彬航空、北京佰才邦等数家行业领军企业签约入驻园区,沛坤投资等战略合作伙伴同步签约。

吸引低空领域企业签约入驻的,不仅是因为这里有成都市唯一全面对公众开放的A1类通用机场——淮州机场,更因为这里有完善的产业生态和配套服务。

作为成都交投航投集团打造的特色产业园区,淮州新城通航产业园在成立伊始就被赋予“低空”和“应急”的鲜明特色。

近年来,从为多种机型提供融合试飞的阶梯空域,到为生产制造无人机企业提供标准厂房、维修保养、总装检测的完整配套,这里已成为集场景验证、创新创效、生产制造为一体的产业生态圈。同时,通过定制化服务,这里已吸引成都市航空消防救援大队入驻园区,并以这一“链主”为牵引,集聚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

为“飞得好”赋能,“产业+服务”双轮驱动的低空经济生态圈还在持续形成中。

目前,成都交投集团正全面整合产业投资、载体建设、运营服务等优势资源,联合工信部电子五所建设成都无人机中试平台,为低空研发制造企业提供测试、诊断等服务;打造航空科普教育培训实训基地,规划建设低空物流转运中心;组建低空经济专项产业基金,联动市场化基金形成资本矩阵,加速储备项目落地转换……

耕耘当下,收获未来。下一步,在低空经济这片有着无限可能性的新蓝海中,成都交投集团将继续探索从“飞得起”到“飞得好”的发展路径,为四川打造西部低空经济发展高地贡献力量,为川渝地区乃至全国低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附件
关联稿件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二街269号 邮编:610094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2 蜀ICP备12032651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

智能问答

微信/微博

微信

微博

新媒体矩阵

四川省国资委
国资监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