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日历

|

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 |

网站支持IPV6

便民服务日历 智能问答 长者专区
喜报!中铁科研院西南院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来源:中铁科研院西南院            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了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评审工作,中铁科研院西南院凭借领先的科技创新实力、广阔的应用前景、深厚的行业积淀,在众多参评企业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四化特征的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则是其中的佼佼者,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是全国中小企业评定工作中最高等级、最具权威的荣誉称号。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建有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构建起“科研服务、技术咨询、产品销售、特殊施工”四位一体的业务体系,是国内领先的全生命周期技术服务综合性科研机构。凭借扎实的专业实力,深度参与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程、铁路隧道全断面岩石掘进机法技术指南等52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累计取得国家与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28项,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301项,125项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行业技术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公司历经60余年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聚焦隧道、桥梁、地质专业领域技术难点,成功攻克复杂地质和极端环境下隧道围岩稳定性、复杂地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隧道病害整治材料、方法、装备及隧道结构健康评估等多项行业技术难题,精准破解行业痛点。近年来,聚焦隧道工程智能化技术及装备细分领域,构建“智能感知-智能决策-智能修复”一体化智慧管理体系,形成以隧道地质智能感知预警、隧道智能整治技术及成套装备、桥隧结构健康全生命周期智慧化管理为核心的三维技术体系。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整合,助力隧道建设与运营向智能化、高效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在国内颠覆性首创基于TBM破岩震源的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实现实时地质感知与图像智能解译,达成TBM“随掘、随探、随报”,填补国内技术空白。该技术装备通过欧盟CE认证,获国际隧道协会设备创新提名奖,应用于百余个国内外重大铁路、公路工程。研发全国首台集钻孔、开槽、凿毛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运营隧道维护多功能作业台车,改变铁路运营隧道全断面施工模式,解决病害整治依赖人工难题,效率提升8-10倍,荣获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认定、中国中铁实用技术大赛特等奖。研制的可移动式轨道交通智能修复机器人,填补我国隧道变形钢环加固装备领域空白,依托3D视觉识别与智能算法实现毫米级精准定位,获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运维大会“优秀创新案例”,大幅提升工业智能化水平。

未来,公司将持续坚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道路,紧跟“交通强国”战略方针,进一步夯实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更多创新技术的实践应用,加速“中国智造”的全球化步伐。

喜报!中铁科研院西南院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来源:中铁科研院西南院 时间:2025年10月29日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了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评审工作,中铁科研院西南院凭借领先的科技创新实力、广阔的应用前景、深厚的行业积淀,在众多参评企业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四化特征的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则是其中的佼佼者,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是全国中小企业评定工作中最高等级、最具权威的荣誉称号。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建有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构建起“科研服务、技术咨询、产品销售、特殊施工”四位一体的业务体系,是国内领先的全生命周期技术服务综合性科研机构。凭借扎实的专业实力,深度参与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程、铁路隧道全断面岩石掘进机法技术指南等52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累计取得国家与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28项,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301项,125项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行业技术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公司历经60余年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聚焦隧道、桥梁、地质专业领域技术难点,成功攻克复杂地质和极端环境下隧道围岩稳定性、复杂地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隧道病害整治材料、方法、装备及隧道结构健康评估等多项行业技术难题,精准破解行业痛点。近年来,聚焦隧道工程智能化技术及装备细分领域,构建“智能感知-智能决策-智能修复”一体化智慧管理体系,形成以隧道地质智能感知预警、隧道智能整治技术及成套装备、桥隧结构健康全生命周期智慧化管理为核心的三维技术体系。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整合,助力隧道建设与运营向智能化、高效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在国内颠覆性首创基于TBM破岩震源的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实现实时地质感知与图像智能解译,达成TBM“随掘、随探、随报”,填补国内技术空白。该技术装备通过欧盟CE认证,获国际隧道协会设备创新提名奖,应用于百余个国内外重大铁路、公路工程。研发全国首台集钻孔、开槽、凿毛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运营隧道维护多功能作业台车,改变铁路运营隧道全断面施工模式,解决病害整治依赖人工难题,效率提升8-10倍,荣获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认定、中国中铁实用技术大赛特等奖。研制的可移动式轨道交通智能修复机器人,填补我国隧道变形钢环加固装备领域空白,依托3D视觉识别与智能算法实现毫米级精准定位,获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运维大会“优秀创新案例”,大幅提升工业智能化水平。

未来,公司将持续坚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道路,紧跟“交通强国”战略方针,进一步夯实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更多创新技术的实践应用,加速“中国智造”的全球化步伐。

附件
关联稿件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二街269号 邮编:610094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2 蜀ICP备12032651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

智能问答

微信/微博

微信

微博

新媒体矩阵

四川省国资委
国资监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