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日历
|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繁 | 简 |网站支持IPV6
|
|||||||||||
为适应现代交通体系高效、低碳、智慧化发展需求,10月14日,由蜀道集团自主研发(蜀道高速集团泸渝公司牵头,智能公司、蜀道智慧交通集团、公路设计院公司、交通设计院公司参与建设)的片区化“智慧云仓”正式投入运营。这标志着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迈入“全域智联、高效协同”新阶段。

特兴云控中心
模式变革,破解行业痛点。为解决传统收费模式运营成本高、人力资源配置僵化、跨站协同效率低、服务标准不统一等痛点,蜀道集团基于“中心集控、基地支撑、站点协同”的CBS管理理念推出片区化“智慧云仓”新型收费服务模式。
该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手段,构建起“云控中心集中管控、管理中心综合保障、站级云仓协同处理”三级服务架构,实现一个云控中心对跨路段多个收费站的远程集中控制,打破传统车道、收费站和路段物理边界,创造性实现收费业务操作、车道设备控制和人员作业地点的高度集约。目前,该系统已在荣泸、泸永、叙古、叙威高速公路的12个收费站、91根车道投入使用,实现从“单站智能”到“全域协同”的跨越升级。

站级云仓
内核驱动,夯实收费基石。片区化“智慧云仓”以云控员与站级运维员替代传统收费员,以站级云仓取代传统收费站房,形成“线上+线下”协同服务体系。云控员通过蜀道特兴云端智慧收费系统进行实时监控与调度,站级运维员则在现场提供支持,共同保障系统高效运转。

站级云仓内部
片区化“智慧云仓”依托蜀道特兴云端智慧收费系统、智能机器人等关键技术,采用“收费与抬杆分离”车道预交易模式,重构了简洁有序的收费服务流程:车辆驶入车道,智能机器人自动识别车牌车型、弹出通行卡,驾乘人员只需按照智能机器人语音提示,即可自助完成取卡、缴费等操作;若遇车辆无法正常通行或其他异常情况,驾乘人员可通过智能机器人、特勤辅助设备与云控员实时沟通,实现快速通行,体现“云收费”的高效与便捷。

ETC车道智能设备
价值呈现,实现多方共赢。试点运行以来,片区化“智慧云仓”系统运行关键指标均满足行业要求且优于省内平均水平。ETC车辆通行速度由传统的20公里/小时提升至约40公里/小时,车辆特情处理时间显著缩短,混合车道平均通行时间明显下降,收费站整体通行能力增强,为驾乘人员提供了全新的出行服务体验。
此外,中小流量收费站人员精简比例达50%,富余收费人员转岗至机电、路巡清障等岗位,提升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效能。新建收费站相比传统模式节约用地与建筑面积超50%,有效降低建设及后期运维成本;同时显著改善员工工作环境,彰显企业人文关怀,推动收费人员向技术型、综合型岗位升级,实现了岗位价值提升。
蜀道集团片区化“智慧云仓”的成功投用,不仅是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创新升级,也是探索智慧高速建设和基础设施数字化的又一次具体实践。未来,蜀道集团将持续深化片区化“智慧云仓”模式的推广应用,探索其在大流量复杂场景收费站的适用性,为交通强国、交通强省建设,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美好出行贡献更多“蜀道智慧”和“蜀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