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日历
|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繁 | 简 |网站支持IPV6
 
            | 
 | |||||||||||

10月30日,由蜀道集团(藏高公司久马公司主导投资,公路设计院公司、交通设计院公司设计,四川路桥承建)投资建设的久马高速阿坝互通至安羌服务区23公里、海子山停车区至中壤口互通64公里(以下简称“87公里通车段”)沥青路面铺筑圆满完成,标志着该段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现正全力推进机电、交安、房建等剩余工程。该路段将于今年底正式通车试运营。

开展抗紫外老化沥青路面试验

采用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加固方式对深层软土路基加固
87公里通车段建设条件极为严苛,久马高速全线平均海拔3300米以上,年均温度仅1.4℃,常遇高原极端气候,同时,沿线穿越湿地软土区、高原季冻区、隧道软岩区等多种复杂地质条件,生态环境极其敏感脆弱。建设过程中,项目着重攻克高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湿地软基冻土处治、路面抗裂抗老化建造及隧道软岩大变形等多个方面技术难题。
智解软基顽疾,筑牢高原坦途
该段跨越湿地段落较多、里程较长,时刻面临高寒、高紫外线、昼夜温差大等建设挑战,建设及运营中极易出现路基不均匀沉降,路面结构层开裂与老化等病害。为守护高原出行安全、践行绿色低碳理念,项目团队依托路基软土特性,创新提出素混凝土桩+柔性整体垫层组合软基处治结构,破解了冻土软基处治、冻融变形等技术难题,提炼出高原季冻区软土路基分类处治技术。
创新抗裂工艺,提升路面耐久
项目团队通过对路面材料、拌合、养生、摊铺等一系列技术应用研究,总结出防高原强光干燥裂纹、防高原大温差疲劳破坏裂纹、防高原过早交通荷载裂纹、防路基病害反射裂纹,及路基交验合格单、裂缝调查处治单、开放交通申请单等“防四裂三单”的路面施工工艺控制及管理体系,形成了高原路面结构层抗开裂、抗老化成套施工技术。

久马高速全线示意图
久马高速全长219公里,总投资概算302亿元,起于四川青海省界,经阿坝州阿坝县、红原县至马尔康市,止于汶马高速,既是《国家公路网规划》中G6北京—拉萨高速公路联络线德令哈—马尔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络国家高速公路网西北至西南方向的大通道,也是《四川省高速公路网》“1688网”中成都至马尔康、青海放射线的重要路段和川西北部首条高速公路出川大通道。作为四川首条全线海拔超3000米的高原高速公路,该项目还被交通运输部列为“高原生态环保”科技示范工程和“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目前,项目已建成川青省界至阿坝收费站段50公里、中壤口互通至王家寨互通段48.5公里,87公里通车段启用后,久马高速累计通车里程将达185.5公里。全线力争2027年建成通车,届时成都至青海久治的通行时间将由8.5 小时缩短至5.5小时,不仅将彻底结束阿坝县、红原县不通高速的历史,更对强化区域经贸文化交流、推进“大九寨”交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里程碑意义。

久马高速阿坝段多梅林卡大桥全景

久马高速龙日坝段红原1号特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