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繁 | 简 |网站支持IPV6
|
今年以来,川煤集团大力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及对标管理工作,并明确提出要坚持精简高效原则,推进机构扁平化、专业化、精干化改革。对此,川煤集团所属石板选煤发电厂党委不等不靠、闻风而动、求新思变,把推进机构扁平化、大部制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整体谋划、系统推进、分步实施,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让扁平化、大部制改革在石板选煤发电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以新的体制机制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借风起势 打牢思想基础
按照深化机构改革的部署要求,对石板选煤发电厂运行了三十多年的组织结构实行扁平化改革,对此,石板选煤发电厂党委以更快更稳更实的态度,把上级扁平化改革的要求真正落实落细落精准。
一是讲形势聚共识。充分利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深化改革推进会和日常生产经营例会,大力宣讲三项制度改革特别是机构扁平化改革形势任务,充分凝聚干部职工对机构扁平化的共识。二是学标杆长见识。由厂主要领导带队,组织管理人员先后到代池坝洗煤厂对标学习,深入实际了解感悟扁平化机构运行模式,以转变传统模式形成的惯性思维。三是重调研听意见。厂领导针对扁平化改革中的重点难点,下沉部门和基层精准调研,面对面广泛深入听取各级管理人员的意见建议,正确引导大家的思想观念,不断提高大家对扁平化改革的认识,充分集聚推进改革的动力合力。四是抓谈心暖人心。针对扁平化大部制改革中受影响的不同群体,厂领导主动与其面对面沟通,讲政策、听诉求、解难题,把困惑化解在现场,把温暖送进心里,让改革稳推进、有温度。
借势破局 构建扁平结构
按照扁平化、大部制的机构改革方向,结合自身实际,明确提出了“1234”机构扁平化大部制改革行动思路,即围绕“通过市场化改革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这个核心,突出“机构精简、人员精干”两个特点,把握“纵向减层级、横向减机构、人员减职数”三个路径,建立“适应改革新要求的决策执行机制、组织机制、用人机制和薪酬分配机制”四个新机制。
制定了《石板选煤发电厂组织机构及管理人员职数设置实施方案》《石板选煤发电厂组织机构职责、岗位职责》《石板选煤发电厂管理人员工资分配及薪酬管理办法》等系列改革方案,并于5月底实施到位。本次机构改革整合重组原19个机构职能职责,构建了“4+3”组织架构,撤销了基层车间管理层级,机关职能部门整合为4个,原机关生产技术部门与基层车间整合成立事业部3个,全厂19个组织机构精简到7个,减幅63%;党支部由12个精简为4个,减幅67%;管理人员定编由108人减为50人,减幅54%;中层管理人员定编由49个减为25个,减幅49%。新的扁平化、大部制管控模式自6月正式运行以来,内部员工思想及工作不断融合,管理效率持续提升,改革释放的新活力和新动能正逐步显现,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经营。
借机蓄力 抓好改革长远
目前,机构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对管理体制进行了历史性变革,但机构改革只是破题,要真正形神兼备精简高效,充分释放扁平化改革的“红利”,还需对标同类型先进企业,进一步树牢创新永无止境的理念,以“挑山工”的劲头再接再厉,在制度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做文章,对运营机制进行系统性重塑,对管理制度进行整体性重构,运用数智技术对业务流程进行全链条优化,在新格局中持续推进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一是要进一步开展全面深化改革宣传教育,引导管理人员按照新的职能职责定位,及时转换角色,转变惯性思维和管理行为习惯,切实做到思想融合、工作融合,同心同向、同频共振,以适应新体制、新模式对管理人员新的责任和工作方式要求,彰显扁平化机构精简高效的作用。二是要按照“1234”改革思路,积极探索“4+3”管控模式下的高效运行机制,进一步创新完善决策执行机制、组织机制、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三是要根据机构改革后的运行格局,正确处理改革与制度的关系,进一步创新完善有关管理规章制度。四是要按照集团及公司要求积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不断拓展员工分流安置渠道及发展成长空间。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和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也是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的关键之年,做好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各项工作责任重大。川煤集团作为省属企业,正以机构扁平化改革为切入口,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决策部署,加快释放改革“红利”,为全省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贡献“川煤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