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繁 | 简 |网站支持IPV6
|
广元市供排水公司紧扣“惠民生、助企业、优环境”主线,突破传统服务边界,创新构建政策链、服务链、响应链、数字链“四链协同”工作体系,以系统性思维破解用水难题,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水行业”解决方案。
一、政策链精准滴灌:构建惠企利民的立体保障体系
(一)组建梯度化政策工具箱。建立“基础减免+应急纾困+产业支持”三级政策体系,对利州区在册城镇特殊困难人口实施每月 5 吨基础水量减免“保底政策”,通过智慧水务系统实现 “即缴即减”;针对宝轮一幼水管爆裂等突发情况,建立“一事一议”应急减免机制,高质量完成8000余吨污水处理费减免核算;重点招商企业、工业园区推行“行业性费改”,取消污水处理费征收,使企业水价直降 30%,年节约成本超 200 万元。
(二)实行政策落地闭环管理。打破部门壁垒,组建由客服、财务、技术组成的跨部门政策执行小组,建立“申请受理 - 现场核验 - 联合审批 - 资金返还”四步工作法。针对幼儿园等特殊场景,创新“1小时响应、4小时勘察、8小时办结”极速流程,较常规审批时限压缩 80%,实现政策红利从“纸上”到“账上”的精准直达。
现场办理水表业务
二、服务链延伸下沉:打造企业全周期赋能模式
(一)建立全生命周期服务档案。为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等 10余家重点企业建立“成长型”服务档案,动态收录用水数据、工艺需求、扩产规划等 12 项指标,由专属服务专员实行“周跟踪、月分析、季优化”。区域内医药企业通过档案数据预判产能扩张需求,提前完成供水管网扩容改造,保障新生产线投产用水。
(二)定制化解决方案包。组建“技术专家+服务管家”双团队,为企业提供“水质+水压+水效”三维解决方案,对高水压需求企业增设智能加压站,压力稳定性提升至99.8%;为特殊水质企业配置末端净化设备,水质达标率100%;同步开展水平衡测试与节水改造,帮助企业年节水超5万吨。
市供排水集团“智慧水务中心”
三、响应链敏捷提速:创新“分钟级”应急服务机制
(一)组建网格化响应网络。以“党建+网格”为载体,将供区划分为12个服务网格,44名党员网格员化身“ water管家”,通过“五进”活动主动收集问题,依托内部派单系统实现 “15 分钟响应、30 分钟到场、1 小时处置”。包联社区突发管道破裂,网格员12分钟抵达现场,2小时完成抢修,较传统流程缩短50%时长。
(二)实行弹性化服务时区。推行“3×8”延时服务模式(早 8 -晚8、午间连办、周末无休),通过智慧水务平台实现24小时在线接单,手机后台系统支持维修人员“掌上办”工单。数据显示,市区内供水故障平均处理时长从 120 分钟压缩至 45 分钟,夜间服务响应率提升至100%。
政务中心自助终端设备
四、数字链融合赋能:构建智慧化服务新生态
(一)业务流程数智再造。打造“一网通办”线上营业厅,整合用水报装、故障报修等 15 项业务,实现“申请-审核-办结”全流程线上流转,报装时限从5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同步开通7大线上缴费渠道,电子账单覆盖率达95%,用户线上办件率超90%。
(二)跨域服务协同创新。联合水电气网打造 “共享服务中台”,推出“一表申请、多规合一”联办模式,用户办理用水报装时可同步申请电、气、网接入,审批材料减少60%。在供区内包联社区设立“智慧水务服务站”,搭载自助终端与视频客服,实现“家门口”办理15项高频业务。
实践成效与创新启示
该模式运行以来,企业用水成本平均降低28%,特殊群体满意度达98%,供水服务投诉量同比下降26%,形成了“政策有温度、服务有速度、响应有力度、数字有深度”的营商环境优化范式。其核心经验在于:以政策集成破解“普惠性”与“特殊性”矛盾,以服务延伸打破“表前表后”管理壁垒,以响应提速重塑“被动受理”服务逻辑,以数字融合构建“跨界协同”生态体系,为公共服务领域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