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繁 | 简 |网站支持IPV6
|
8月20日,随着最后一根小纵梁吊装到位,横跨川滇两省的宜攀高速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成功合龙。标志着这座川内同类型在建最大规模钢桁梁斜拉桥主体结构完工。
随即将开启大桥路面、交安等后续工程施工,“大桥建成后能显著提升成昆交通运输大通道的运输能力,与金沙江航道、G85渝昆高速形成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蜀道集团沿江宜金公司副总经理全凯说。
新市金沙江特大桥由蜀道集团投建,是宜攀高速重要控制性工程之一,连接四川屏山县新市镇与云南绥江县南岸镇,是川滇两省的重要交通纽带。大桥全长1867米,桥跨680米,为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其中,四川岸主塔高290.16米,云南岸索塔高达297.51米,相当于100层楼高,刷新了川滇两省索塔高度纪录。
而此前,摆在大桥建设团队面前的,是一个集“高、大、险、精”于一体的复合型难题。
桥位区地质条件复杂,临水临崖,施工场地狭窄,并且常年受峡谷强风影响,在极端天气下,实测风速达32.9米/秒,相当于12级大风,这给超高索塔、超大跨径结构带来了巨大的稳定性挑战。加之整桥2.2万吨,相当于3个埃菲尔铁塔重量的钢桁梁吊装拼接需达到“毫米级”超高精度。
针对钢桁梁在山区狭窄施工场地、预制和拼装场布设困难的难题,“我们在国内首次创新采用了现浇钢混组合桥面板+钢桁架的板桁结合主梁形式,在解决了场地受限难题的同时,相比预制桥面,减少重量50%,提高了大桥的跨越能力。”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宜攀高速新市金沙江特大桥设计负责人周霆介绍道。
项目总工夏明强告诉记者,施工也创新采用“散拼+桁拼”相结合的方式,就像搭积木一样将组成桥面的节段拼接起来,使单件吊装重量降低60%。此外,为确保钢桁梁吊装拼接的超高精度,建设团队构建“线上智能监控系统”,在全桥布设了200余个智能传感器将实时数据反馈智慧管控平台,确保桥梁线性控制精准,最终在百米高空实现难度极高的毫米级精度合龙。
作为目前国内高速公路建设史上单体投资规模最大、四川境内建设里程最长、国内建设施工最高难度等级的高速公路项目。目前宜攀高速全线正全力推进西宁河特大桥、卡哈洛金沙江特大桥、川滇金沙江特大桥、锦屏隧道、卡哈洛1号隧道、元宝山隧道、宁南隧道、宁会隧道等重点工程建设。预计今年底将完成绥江支线、新街互通至会东北互通、芦稿枢纽互通至春江枢纽互通和麻地坪互通至白鹤滩互通共计80公里建设。
高速全线建成后,将结束凉山州雷波县、金阳县、布拖县不通高速的历史,进一步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络,极大缩短川南、攀西与云南的时空距离,有力推动川滇两省经济深度融合,显著促进沿江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