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繁 | 简 |网站支持IPV6
|
攀枝花城建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攀枝花城建交通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决策部署,坚持以“传统+新兴”双翼驱动战略为指引,探索形成特色鲜明、成效卓著的转型发展路径。2020年至2024年,资产总额从152.77亿元增长至230.69亿元、增长51%;营业收入从11.14亿元增长至21.3亿元、增长91.2%,实现规模效益双提升。
一、厚植传统产业根基,深化数智赋能转型升级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数字化转型、绿色化升级和文旅融合为三大引擎,着力打造城市运营新格局,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深化数字赋能,打造基建升级新标杆。深化与攀枝花学院产学研协同创新,加速BIM(建筑信息模型)、智慧工地云平台等前沿技术规模化应用,依托可视化建模、实时数据监测等手段,构建基建项目全流程标准化、精细化、数字化管控体系,实现项目设计阶段三维可视化精准交底,有效提升建造效率。二是加速绿色转型,绘就智慧交通新图景。以实施“振兴公交计划”战略为引领,推动所属公交企业完成扭亏脱困华丽蜕变。改造废旧公交车17台,创新打造“共富巴士”消费新场景,实现闲置资产变现300余万元;建成并对外开放充电桩96个,年充电服务收入达820.82万元;更新氢能、纯电动等新能源公交车150台,年动力成本同比降低1620万元;推出“花城出行”数字化平台,建立数据驱动的线网优化机制,实现公交服务全流程线上化、智能化,运营效率全面提升。三是创新运营模式,树立城市生态新典范。成功塑造全市现象级文旅体新IP—“山湖”,助力打造“观山、望城、戏水”新型蓝绿公共空间,有效激发城市消费潜能,东华山山地体育公园获评“2024年度川渝体育旅游综合体”;盘活奥林匹克闲置资产12000㎡,建设攀枝花市“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展示消费中心(一期),预计可带动全市进出口贸易年增加约1亿元。
二、抢抓枢纽建设机遇,打造现代物流新高地
紧抓“两枢纽一支点”建设契机,联合西部物联、龙佰集团等19家龙头企业组建攀枝花枢纽运营企业联盟并担任盟主单位,全力推动国家物流枢纽高质量建设。一是强化链主引领,加速枢纽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链主引领带动作用,获批3.5亿元地方专项债券,重点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公共服务园、格里坪物流仓储配套工程等5个总投资约23.22亿元的战略性项目,全面提升区域交通物流承载能力。二是深化区域协作,共建共享枢纽资源。积极融入国家级物流体系,成功加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代表攀枝花与达州、成都、重庆相关物流枢纽牵头企业签署共建共享战略协议,协同推进数据互通、技术协作、市场共拓、人才联培,加快构建区域协同联动发展新格局。三是拓展国际合作,畅通开放物流通道。与老挝LC国际物流、VK老中矿业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有力推动国际铁路联运、铁海联运与跨境公路运输高效衔接、协同发展,助力四川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2024年牵头开行中老国际铁路班列27列,货运量突破2万吨,贸易网络覆盖128个国家和地区,为畅通循环注入新动能。
三、聚焦新兴产业赛道,培育绿色发展新引擎
深入贯彻国家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省市工作部署,充分发挥攀枝花产业基础优势,前瞻布局储能、氢能、低空经济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一是打造钒液流电池全产业链,抢占储能产业制高点。联合成立全国首家钒钛金属收储国企,构建钒电池材料收储交易体系,实现年营收800万元。成功中标国家电投集团四川攀枝花100MW/500MWh全钒液流储能电站示范应用项目设备采购,创新“钒钛交易中心+能源金属收储+储能设备融资租赁”商业模式,有效降低钒液流电池的投入成本,促进本地资源高效转化利用。与日本RS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共建总投资约2.2亿元、年产6万立方米钒电解液项目,联合设立中国全钒钛液流电池检测中心和标准中心,加速掌握行业标准制定权,显著增强产业话语权。二是构建氢能交通物流体系,探索清洁能源应用新路径。与北京纳欧氢电公司合作成立攀枝花纳欧绿氢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推进全国光解水制氢领域首个商业化项目成功落地攀枝花;围绕交通物流氢能应用领域组建专业化物流运输公司,联合央企、省企合作构建“氢+电”协同的低碳运输体系,打造市级氢能交通运营平台,重点布局矿区、物流园区等重载运输场景,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氢能交通解决方案。三是布局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成立攀枝花市低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统筹推进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发展,联合中国邮政、中国移动及本土优势企业,实现国内首条高高原异地起降低空物流无人机航线首飞;与雨燕通航及相关氢能科技企业合作研发氢能无人机“氢程1.0”并在第二十届西博会展出,性能稳居全国同类型机第一梯队,充分展现“新能源+新材料”的性能优势,为低空经济创新发展探索可行路径;加快建设低空产业创新中心与教培中心,探索发展大载重无人机、短途通航、观光旅游等业务,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