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 |

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专区
四川日报丨产品涨价订单稳增,10月起暂停一条生产线进行技改
定制+研发 开启玻璃产业逆生长之路
来源:四川日报            时间:2025年09月28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虹科创新的手机盖板玻璃生产线。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志强 摄

招式名称:反客为主

招式拆解:今年上半年全国上市玻璃龙头企业中九成出现营收下滑、超六成净利润同比下降。其中,在高性能电子玻璃赛道,十年间产品价格跌幅超八成。虹科创新率先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持续推动技术升级,目前全球每4部手机就有1部使用了该公司的产品。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史晓露

“别加单了,生产线搞不赢!”9月19日,记者来到四川虹科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虹科创新)时,公司总经理何华超刚刚推掉了一个客户的订单。

今年以来,玻璃行业深陷产能过剩的泥沼。据统计,上半年全国上市玻璃龙头企业中九成出现营收下滑、超六成净利润同比下降,部分企业因产线“吃不饱”被迫减产甚至停产。但虹科创新主动拒绝送上门的订单,甚至还将暂停一条生产线。

反“内卷”,逆生长,底气何来?

构筑技术壁垒: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虹科创新的拳头产品是手机盖板玻璃。2013年,该公司主营的等离子电视玻璃基板因市场需求下滑面临滞销。生死抉择之际,公司决定转攻国外垄断的高性能电子玻璃。2014年,公司打破欧美国家技术垄断,成功开发出“王者熊猫”第一代高强盖板玻璃产品。别看它的厚度不到1毫米,强度却是普通玻璃的10倍,堪称手机屏幕的“铠甲”。

第一代产品问世后,国外同类产品的价格很快被“打”了下来。“2015年时,国外产品要卖400多元每平方米,而我们的产品只要100多元每平方米。”何华超说。

盖板玻璃属于高性能电子玻璃,是智能手机产业链的关键一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多家行业巨头涌入,导致行业产能过剩。再加上近两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保持在11.4亿—12.4亿台,增速放缓,部分小厂进行恶意低价竞争。

“现在的价格战,已经到了‘一分钱定输赢’的地步。”何华超说,“去年,就因为我们一块盖板玻璃的报价比对手高出1分钱,丢了广东的一个大订单!”如今,公司第一代产品价格已腰斩至每平方米50多元,仍有小厂报出20多元的低价,根本无利润可图。

面对乱象,如何突围?“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何华超说,公司不“卷”价格,而是拼质量、拼研发。

品质取胜的关键,在于找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批量生产的玻璃材料新配方。“想让玻璃强度提上去,就得往里面加大量的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含量一高,生产又遇到麻烦。”何华超介绍,烧制玻璃的窑炉耐火极限只有1650摄氏度左右,可有助于增强材料结构强度的金属氧化物的熔点都高于2000摄氏度。为了破解这道难题,研发团队一边调整料方、增加助熔材料,一边创新工艺,最终从几百种配方、上千次失败试验中找到了一个理想方案。又经过复盘调整,终于在第二次试产时突破瓶颈,实现稳定量产。

历时3年攻关,今年,公司的第三代产品——超强抗摔盖板玻璃量产,客户评价,“技术在国内遥遥领先”。

按下暂停键:进行技改,与客户深度绑定

就在订单纷至沓来的时候,虹科创新作出一个惊人决定:自今年10月起,暂停一条生产线,投入2亿多元,进行为期半年的技改,这意味着公司将减产50%。

“不怕客户被友商抢跑了吗?”面对记者的疑惑,何华超淡淡地说了句“没关系”。底气何来?

何华超解释,一方面,已签约的订单,公司已经全部排产,并提前做好了安全库存安排,能如期交货;另一方面,开展技改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留住客户还有一大杀手锏——定制化的深度绑定。“现在终端厂商都在积极开发新功能、寻找新卖点。”何华超说,今年,就有两家头部终端厂商主动找上门,希望签订联合开发协议。

为精准掌握客户需求,公司业务团队每周都会与客户进行深度交流。“比如提升玻璃的透光率、增强材料的功能属性等。”何华超表示,合作开发的产品定价自然会更高,但客户愿意支付相应溢价。虽然公司产品价格上升,但订单稳步增长。公司前8月产品全球出货量居第二位、国内出货量居第一位。“现在全球每4部手机就有1部使用‘王者熊猫’玻璃。”何华超说。

不过,近两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速放缓,企业也要寻找新的增长点。“高强盖板玻璃在汽车、飞机、高铁等视窗、显示领域拥有广阔应用前景。”何华超表示,目前公司已与多家车企合作,下一步将积极拓展车载显示、智能家居、AR等可穿戴设备等新兴应用领域。

专家论

不做沙丁鱼,做鲇鱼鲨鱼

当前,玻璃行业正经历市场寒冬。浮法玻璃受房地产市场拖累,部分企业产线已连续亏损一年;光伏玻璃虽前景广阔,却面临产能过剩危机,产品价格跌至行业历史低点;电子玻璃领域也因产能快速扩张,陷入削价竞销的“内卷”困局。

西南科技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教授王辅指出,“内卷”导致企业“增产不增利”,难以持续进行创新投入。破局之道在于以核心技术引领行业,走高端化、差异化路线。他建议企业联合高校开展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同时加快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借助人工智能技术降本增效,从而跳出低价竞争的漩涡。

向高端转型已成为行业共识。“尤其是消费电子玻璃领域,技术迭代速度远快于传统浮法玻璃市场,必须重构技术基因,靠自主研发构建技术壁垒。”王辅建议,企业应聚焦关键技术攻关,整合资源推进重点突破,以战略定力抵御周期波动。

未来全球高端市场竞争必将愈发激烈,“唯有成为引领变革的鲇鱼、引领行业的鲨鱼,而非被动跟风的沙丁鱼,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王辅说。

四川日报丨产品涨价订单稳增,10月起暂停一条生产线进行技改
定制+研发 开启玻璃产业逆生长之路

来源:四川日报 时间:2025年09月28日

虹科创新的手机盖板玻璃生产线。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志强 摄

招式名称:反客为主

招式拆解:今年上半年全国上市玻璃龙头企业中九成出现营收下滑、超六成净利润同比下降。其中,在高性能电子玻璃赛道,十年间产品价格跌幅超八成。虹科创新率先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持续推动技术升级,目前全球每4部手机就有1部使用了该公司的产品。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史晓露

“别加单了,生产线搞不赢!”9月19日,记者来到四川虹科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虹科创新)时,公司总经理何华超刚刚推掉了一个客户的订单。

今年以来,玻璃行业深陷产能过剩的泥沼。据统计,上半年全国上市玻璃龙头企业中九成出现营收下滑、超六成净利润同比下降,部分企业因产线“吃不饱”被迫减产甚至停产。但虹科创新主动拒绝送上门的订单,甚至还将暂停一条生产线。

反“内卷”,逆生长,底气何来?

构筑技术壁垒: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虹科创新的拳头产品是手机盖板玻璃。2013年,该公司主营的等离子电视玻璃基板因市场需求下滑面临滞销。生死抉择之际,公司决定转攻国外垄断的高性能电子玻璃。2014年,公司打破欧美国家技术垄断,成功开发出“王者熊猫”第一代高强盖板玻璃产品。别看它的厚度不到1毫米,强度却是普通玻璃的10倍,堪称手机屏幕的“铠甲”。

第一代产品问世后,国外同类产品的价格很快被“打”了下来。“2015年时,国外产品要卖400多元每平方米,而我们的产品只要100多元每平方米。”何华超说。

盖板玻璃属于高性能电子玻璃,是智能手机产业链的关键一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多家行业巨头涌入,导致行业产能过剩。再加上近两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保持在11.4亿—12.4亿台,增速放缓,部分小厂进行恶意低价竞争。

“现在的价格战,已经到了‘一分钱定输赢’的地步。”何华超说,“去年,就因为我们一块盖板玻璃的报价比对手高出1分钱,丢了广东的一个大订单!”如今,公司第一代产品价格已腰斩至每平方米50多元,仍有小厂报出20多元的低价,根本无利润可图。

面对乱象,如何突围?“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何华超说,公司不“卷”价格,而是拼质量、拼研发。

品质取胜的关键,在于找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批量生产的玻璃材料新配方。“想让玻璃强度提上去,就得往里面加大量的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含量一高,生产又遇到麻烦。”何华超介绍,烧制玻璃的窑炉耐火极限只有1650摄氏度左右,可有助于增强材料结构强度的金属氧化物的熔点都高于2000摄氏度。为了破解这道难题,研发团队一边调整料方、增加助熔材料,一边创新工艺,最终从几百种配方、上千次失败试验中找到了一个理想方案。又经过复盘调整,终于在第二次试产时突破瓶颈,实现稳定量产。

历时3年攻关,今年,公司的第三代产品——超强抗摔盖板玻璃量产,客户评价,“技术在国内遥遥领先”。

按下暂停键:进行技改,与客户深度绑定

就在订单纷至沓来的时候,虹科创新作出一个惊人决定:自今年10月起,暂停一条生产线,投入2亿多元,进行为期半年的技改,这意味着公司将减产50%。

“不怕客户被友商抢跑了吗?”面对记者的疑惑,何华超淡淡地说了句“没关系”。底气何来?

何华超解释,一方面,已签约的订单,公司已经全部排产,并提前做好了安全库存安排,能如期交货;另一方面,开展技改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留住客户还有一大杀手锏——定制化的深度绑定。“现在终端厂商都在积极开发新功能、寻找新卖点。”何华超说,今年,就有两家头部终端厂商主动找上门,希望签订联合开发协议。

为精准掌握客户需求,公司业务团队每周都会与客户进行深度交流。“比如提升玻璃的透光率、增强材料的功能属性等。”何华超表示,合作开发的产品定价自然会更高,但客户愿意支付相应溢价。虽然公司产品价格上升,但订单稳步增长。公司前8月产品全球出货量居第二位、国内出货量居第一位。“现在全球每4部手机就有1部使用‘王者熊猫’玻璃。”何华超说。

不过,近两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速放缓,企业也要寻找新的增长点。“高强盖板玻璃在汽车、飞机、高铁等视窗、显示领域拥有广阔应用前景。”何华超表示,目前公司已与多家车企合作,下一步将积极拓展车载显示、智能家居、AR等可穿戴设备等新兴应用领域。

专家论

不做沙丁鱼,做鲇鱼鲨鱼

当前,玻璃行业正经历市场寒冬。浮法玻璃受房地产市场拖累,部分企业产线已连续亏损一年;光伏玻璃虽前景广阔,却面临产能过剩危机,产品价格跌至行业历史低点;电子玻璃领域也因产能快速扩张,陷入削价竞销的“内卷”困局。

西南科技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教授王辅指出,“内卷”导致企业“增产不增利”,难以持续进行创新投入。破局之道在于以核心技术引领行业,走高端化、差异化路线。他建议企业联合高校开展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同时加快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借助人工智能技术降本增效,从而跳出低价竞争的漩涡。

向高端转型已成为行业共识。“尤其是消费电子玻璃领域,技术迭代速度远快于传统浮法玻璃市场,必须重构技术基因,靠自主研发构建技术壁垒。”王辅建议,企业应聚焦关键技术攻关,整合资源推进重点突破,以战略定力抵御周期波动。

未来全球高端市场竞争必将愈发激烈,“唯有成为引领变革的鲇鱼、引领行业的鲨鱼,而非被动跟风的沙丁鱼,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王辅说。

附件
关联稿件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二街269号 邮编:610094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2 蜀ICP备12032651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

智能问答

微信/微博

微信

微博

新媒体矩阵

四川省国资委
国资监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