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繁 | 简 |网站支持IPV6
|
8月流火,成都迎来一场盛大的国际体育赛事,与此同时四川联通以“高可靠、大容量、体验优”的智慧网络为画笔,在巴蜀大地勾勒出一张覆盖全域的通信保障蓝图,用硬核科技为这场国际盛会注入“数字基因”。
三维组网构建数字基座
走进保障指挥中心,巨型屏幕上的通信网络拓扑图正实时跳动。为确保开幕式核心区域4G/5G网络100%无缝覆盖,技术人员采用“宏站为骨、微站补盲、室分渗透”的三维组网策略:在体育场周边部署220余个宏站构建基础覆盖,开幕式安装16套微站实现立体补强,在新闻中心等室内场景布设分布式天线系统。值得关注的是,通过引入5G-A技术,高频段与Sub-6G中频段的智能融合,实现网络容量3倍提升、时延降低至毫秒级。
铁军出击8次演练淬炼精兵
“五演四值”机制下,一支由网络优化、应急通信、信息安全等12个专业条线组成的“通信铁军”已进入“战时状态”。指挥中心内,值班工程师正通过AI智能运维平台实时监测全网2300个基站状态;场馆一线,56名驻场保障人员携带便携式频谱分析仪开展7×24小时巡检。自今年3月以来,这支队伍已开展包括全要素压力测试、极端天气模拟在内的8次实战演练,累计优化调整参数千余项,确保网络容量始终保持赛事峰值需求的1.5倍以上。
20台应急车构筑“移动长城”
面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四川联通创新构建“三线作战”保障体系:驻场团队扎根场馆一线,机动支撑团队全域待命,专家团队在监控指挥中心远程支援。更令人瞩目的是,由20台4G/5G双模应急通信车组成的“战略预备队”已整装待发,每台大型基站车可实现保障场景瞬间网络重构,2台便携式卫星车具备“无公网”条件下的应急通信能力。这些印着“国家应急通信”字样的钢铁战士,正是四川联通践行“全国一盘棋”战略的生动注脚。
从5G-A部署到20台应急车的战略布局,从8次实战演练的淬火到“三线作战”的创新机制,四川联通正以“看不见的赛道”书写着新时代国企的担当。当这场重大赛事的圣火在成都点燃,这张智慧网络将成为连接全球的数字桥梁,向世界展示中国通信力量的硬核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