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新战略指引新方向,新战略催生新动力。今年以来,川煤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主动对接国省战略,聚焦传统能源、新能源、装备制造、医疗康养四大板块,确立“传统能源改造升级、新能源前瞻布局、装备制造规模化发展、医疗康养融合发展”四大战略发展方向,明晰发展路径,统一全体干部职工发展意志,依靠新战略引领了企业高质量发展。今年1—10月份,累计生产原混煤936.1万吨,生产精煤301.53万吨,完成进度目标的102.12%;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30.84亿元,利润总额5.93亿元,完成奋斗进度目标的83.68%。
传统能源改造升级走“实步”
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开展煤矿地质保障和智能化开采关键技术攻关,大力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将20对矿井总体产能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实现石洞沟煤矿核增产能40万吨/年、龙门峡南矿核增产能30万吨/年,到“十四五”末,力争建成2~3个智能化示范矿井、20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智能化煤炭产能达到1100万吨/年、占总产能比重70%以上,煤炭生产全员工效达700吨/工·年以上。
着力向煤化工方向延伸。抓好焦化公司的生存发展,通过与大中型钢铁企业的煤焦联动合作,建立稳定的煤-焦-钢产业链,将焦炭产量由年均15万-20万吨提升至60万-80万吨。结合区域燃气供求及氢产业发展形势,加强焦化下游产业链条构建,利用焦炉煤气打造年产8万-10万吨液化天然气或1亿立方米氢生产线,建设装机6800千瓦的发电站,年发电达4900万度。加快推进与四川大学合作的“煤与瓦斯气制烯烃”项目攻关,适时推进实施转化项目。
建立大营销平台体系。发挥川煤集团营销分公司作用,构建煤炭产品营销链条,做大煤炭销售的增量,实现精煤产品扩大战略。同时要发挥好高兴、河市储配煤基地的储配功能,利用好中心洗煤厂的配洗功能,向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
做强煤矿循环经济。探索发展煤基新材料,利用矿区存量及新增煤矸石,联合中煤科工、中建材等,攻关研发并分期建设煤矸石综合利用系统,开展煤矸石制粉煤灰、制陶粒试验,结合现有煤矸石电厂,构建“煤矸-电-建”“煤矸-建”产业链,发展壮大循环经济,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开展煤矿托管业务。按照“整体托管、平台精简、依法合规、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的原则,制定煤矿托管业务发展工作方案,理顺煤矿托管业务运行管理体系,搭建煤矿托管工作平台,充分发挥现有技术、装备、队伍、管理综合优势,积极拓展煤矿托管扩容,做大煤炭总量。六是积极争取非煤矿产资源。加强非煤矿产资源寻找和论证,谋划一批产业发展支撑性项目;立足5个矿区“根据地”,加大与所在地非煤矿产及上下游企业合作,全面拓展非煤矿产勘探、设计、施工、开采、加工、转化、利用全产业链,稳步有序扩大、做优产业规模。
新能源前瞻布局走“新步”
稳步推进“煤—气”产业链建设。做好煤层气开发利用项目统一规划布局,制定当前及长远实施计划,实施煤、气共采,推进煤层气、瓦斯发电、矿井乏气综合利用。密切跟踪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大力引进具有经济实力和技术优势的战略合作伙伴,与四川能投、西南油气田等单位合作争取煤层气(页岩气)开发相关政策。稳步推进白皎、船景、新维煤矿等地面煤层气抽采、矿权重叠区页岩气抽采,进一步做精做优生产矿井瓦斯发电产业,形成煤层气、瓦斯发电规模化产能。
重点培育“煤—光伏”产业链。积极争取省发改委、攀枝花市政府支持,解决开发权问题,推动将拟发展光伏项目纳入地方光伏发展规划。按照“集中式和分布式统筹推进”的思路,以攀煤西区为主体,在现有攀枝花陶家渡5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大宝鼎30兆瓦光伏电站已实现并网发电的基础上,推进浸水湾5兆瓦光伏项目建设。同时,加快攀枝花仁和区“采煤沉陷区”集中式光伏电站规划论证、行政审批申报工作。
积极探索“新能源+”应用新业态。利用煤炭贸易及运输的区域优势,在“新能源—现代物流—商混重卡”、煤矿“抽、压、排、运”系统电力“低储高用”错峰填谷、矿井水抽排蓄能小微发电站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和尝试,布局新能源应用“新赛道”。四是壮大新能源产业队伍,适时推进现有新能源业务板块整合,激发煤层气、煤矿瓦斯发电、光伏项目整体效益,实现新能源专业化公司管理,握指成拳,形成煤炭与新能源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整体优势。
装备制造规模化发展走“大步”
组建技术研究院,创建科技创新联合平台。以“自主发展+开放合作”为路径,聚焦煤炭生产及新能源领域前沿技术引进与工程化应用,联合国内外优势单位开展协同创新,逐步构建完整创新链与产业链,实现从煤矿生产装备备品备件制造向中高端煤机装备制造的跨越。
坚持稳内拓外,构建创新型营销服务平台。按照“立足内部,拓展外部”营销服务思路,实现产值内外部市场各占50%,逐年增大外部市场份额。
构建品质管理体系,塑造嘉华品牌形象。充分利用现有大倾角急倾斜薄煤层机械产品等优势,对标行业先进,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构建机制产业先进、可靠品质保证系统,着力塑造“复杂难采煤层智能化开采技术引领者”品牌形象。
优化生产系统布局,提升核心制造能力。按照专业化生产整体部署,结合各生产单位自身特点,精确定位,努力推动拳头产品核心制造能力提升,努力在非煤矿山机械、智能机器人、砂石机械、农机产品制造、银发制造产业等方面延伸产业链条。
创新多种形式的“产品+服务”经营模式,构筑“制造+服务”的发展新格局。推动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制造模式和产业形态,提升服务型制造的整体发展水平,鼓励在工业设计服务、定制化服务、总集成总承包等服务型制造重点领域积极探索创新,引导嘉华公司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六是深化改革和开放合作,增强公司内生动力。落实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安排部署,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提升企业管理效率效益和发展活力。
医疗康养融合发展走“健步”
统筹规划,协同发展。发挥省级职业病防治中心作用,加强现有康养机构运营和在建康养项目建设。以增加总量、盘活存量、优化服务、提升质量为总体要求,因地制宜,一院一策,一店一策,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实现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规划布局,逐步开拓成都康养产业市场。
强化合作,科学发展。利用内引外联、股权合作等方式,有序实施医疗康养资源整合和“装备、技术、质量、服务、素质”全面升级。借鉴和学习先进、科学的发展经验,大胆引进人才,完善培养机制,完善体系化建设,强化学科合作,引进战略合作。
产业融合、协调发展。将“医疗+养老产业”“健康检查+诊疗”合并运行,构建起集医、康、护、养为一体的综合健康服务体系,形成“以医带养、以养促医”的养老模式,实现资源共享、服务衔接、协同服务的新格局。支持推进宜宾矿山急救医院创建全省“四星级养老机构”。
依法合规,防控风险。融入新发展格局,适应新发展要求,建立健全和完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法规政策研究,做好项目论证评估,提升合规风险防控水平,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