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 |

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专区
四川日报丨酒旅融合 老窖池酿出“新香型”
来源:四川日报            时间:2025年07月11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我们将要接待一个50多人的旅游团,正在制定接待方案。”7月6日,四川杜甫酒业集团副总裁汪佳说。坐落于德阳绵竹的杜甫诗酒文化博览园,近年来先后入选四川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名单、四川首批“川酒行”精品旅游线路,去年接待游客数万人次。

7月初,宜宾市翠屏区五粮液501古窖池中国白酒文化圣地项目一标段已全面完工;泸州凤凰山上,中国白酒博物馆加快建设……放眼四川,一个个酒旅项目如雨后春笋,一场老窖池与新文旅的融合正全面铺开。

破局:政策指引、产业创新双轮驱动

目前,省内酒旅项目大多是“参观+购物”模式,消费群体以中年人为主;酒旅融合产品在四川旅游市场整体占比较小,且部分酒旅项目仅面向B端经销商。酒文化呈现仍以展陈、讲解为主,发展规模和水平不高。

“酒企通常将旅游视为营销附属品,以旅促消,还未形成独立运营的旅游产品。”四川墨染胖达国际旅行社副总经理龚涛说。

“酒旅融合不是简单的旅游附加,而是产业逻辑的重构。”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李后强表示,酒旅融合的核心在于文化基因与消费场景的共生共荣,让酒不仅是货架上的商品,更是文化体验的载体。酒庄不等于“美酒+庄园”的简单线性组合,而是酒韵与诗情的深度融合。

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对全省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进行系统部署。省酒业协会将推动川酒文旅融合发展列为2025年工作要点,提出做优做强五条“川酒行”精品旅游线路,依托现有园区、产区基础,打造特色酒庄、窖池,创新开发酒旅周边产品,带动酒旅消费。

改变正在发生。“一次性集齐产区特色美酒,既是饮品又是文化伴手礼。”在绵竹市剑南老街绵竹酒体验馆内,游客张晓正欣赏一套文创礼盒,扫描盒内礼品卡即可解锁绵竹美酒地图。这款融合实体消费与数字体验的产品,成为绵竹产区拉动消费的新尝试。

在成都邛崃市,森林酒庄、崖谷酒庄与邛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天台山等景区联动,打造微醺旅游环线;源窝子酒庄将川西林盘与酿酒古法结合,游客可参与陶坛刻字、定制陈酿;崃州蒸馏厂作为威士忌生产基地,为游客提供工业旅游与沉浸式体验的场景。

探路:从产区思维到生态构建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酒发处数据显示,四川已将中国酒城·长江生态旅游带等12个酒旅融合项目纳入全省文旅重点项目库进行管理,形成以酒为主题的4A级景区6个、3A级景区10个。

酒旅融合的路径逐渐清晰。2025四川国际美酒博览会举行期间,剑南老街的品牌产品展陈与绵竹广场的立体市集、品鉴工坊联动,日均吸引超万人次体验,全网话题曝光量达3亿,为行业转型提供了样本。

当前,绵竹正积极探索酒旅融合发展新路径:以“天益老号”古窖池群为核心打造的剑南老街,生动展现千年酿酒技艺的活态传承;“打酒节”“诗酒文化节”等特色民俗活动带动酒水销售。绵竹市九龙镇棚花村正紧锣密鼓地筹备“棚花村晚”,村里50多家农家乐、民宿与酒厂合作,共同打造“棚花酒村”,运营一年多来,游客数量持续增长。

未来,绵竹将以“文旅融合,产城一体”发展思路,重点推进酒业博物馆集群建设、白酒文化体验项目开发、主题旅游线路优化等工程,通过打造民俗文化与工业文化深度融合的创新项目,持续擦亮“中国美酒名城”金字招牌。

酒文旅融合被宜宾视为推进白酒产业一体化发展的三大路径之一。宜宾推进五粮液工业文化旅游区升级,建设“中国白酒文化圣地”“东方酒谷”等项目,形成“酿造体验+文化展示+生态观光”全链条酒旅融合体系;推出“醉品三江”等主题线路,串联李庄古镇、蜀南竹海等文旅地标,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

“川酒具有多元优势,理应在世界酒旅舞台占有重要一席。”四川轻化工大学中国白酒学院常务副院长杨柳说,四川既有以五粮液501古窖池为代表的文化遗产,又有全产业链数字化的“科技底气”,可以推动酒旅与川茶、川菜、蜀绣等跨界融合,构建共生网络。

当古窖池的微生物与现代文旅的基因开始共生,这场始于酒香、重在体验的产业跃迁,正助推“醉美四川”成为飘香全球的新名片。

四川日报丨酒旅融合 老窖池酿出“新香型”

来源:四川日报 时间:2025年07月11日

“我们将要接待一个50多人的旅游团,正在制定接待方案。”7月6日,四川杜甫酒业集团副总裁汪佳说。坐落于德阳绵竹的杜甫诗酒文化博览园,近年来先后入选四川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名单、四川首批“川酒行”精品旅游线路,去年接待游客数万人次。

7月初,宜宾市翠屏区五粮液501古窖池中国白酒文化圣地项目一标段已全面完工;泸州凤凰山上,中国白酒博物馆加快建设……放眼四川,一个个酒旅项目如雨后春笋,一场老窖池与新文旅的融合正全面铺开。

破局:政策指引、产业创新双轮驱动

目前,省内酒旅项目大多是“参观+购物”模式,消费群体以中年人为主;酒旅融合产品在四川旅游市场整体占比较小,且部分酒旅项目仅面向B端经销商。酒文化呈现仍以展陈、讲解为主,发展规模和水平不高。

“酒企通常将旅游视为营销附属品,以旅促消,还未形成独立运营的旅游产品。”四川墨染胖达国际旅行社副总经理龚涛说。

“酒旅融合不是简单的旅游附加,而是产业逻辑的重构。”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李后强表示,酒旅融合的核心在于文化基因与消费场景的共生共荣,让酒不仅是货架上的商品,更是文化体验的载体。酒庄不等于“美酒+庄园”的简单线性组合,而是酒韵与诗情的深度融合。

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对全省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进行系统部署。省酒业协会将推动川酒文旅融合发展列为2025年工作要点,提出做优做强五条“川酒行”精品旅游线路,依托现有园区、产区基础,打造特色酒庄、窖池,创新开发酒旅周边产品,带动酒旅消费。

改变正在发生。“一次性集齐产区特色美酒,既是饮品又是文化伴手礼。”在绵竹市剑南老街绵竹酒体验馆内,游客张晓正欣赏一套文创礼盒,扫描盒内礼品卡即可解锁绵竹美酒地图。这款融合实体消费与数字体验的产品,成为绵竹产区拉动消费的新尝试。

在成都邛崃市,森林酒庄、崖谷酒庄与邛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天台山等景区联动,打造微醺旅游环线;源窝子酒庄将川西林盘与酿酒古法结合,游客可参与陶坛刻字、定制陈酿;崃州蒸馏厂作为威士忌生产基地,为游客提供工业旅游与沉浸式体验的场景。

探路:从产区思维到生态构建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酒发处数据显示,四川已将中国酒城·长江生态旅游带等12个酒旅融合项目纳入全省文旅重点项目库进行管理,形成以酒为主题的4A级景区6个、3A级景区10个。

酒旅融合的路径逐渐清晰。2025四川国际美酒博览会举行期间,剑南老街的品牌产品展陈与绵竹广场的立体市集、品鉴工坊联动,日均吸引超万人次体验,全网话题曝光量达3亿,为行业转型提供了样本。

当前,绵竹正积极探索酒旅融合发展新路径:以“天益老号”古窖池群为核心打造的剑南老街,生动展现千年酿酒技艺的活态传承;“打酒节”“诗酒文化节”等特色民俗活动带动酒水销售。绵竹市九龙镇棚花村正紧锣密鼓地筹备“棚花村晚”,村里50多家农家乐、民宿与酒厂合作,共同打造“棚花酒村”,运营一年多来,游客数量持续增长。

未来,绵竹将以“文旅融合,产城一体”发展思路,重点推进酒业博物馆集群建设、白酒文化体验项目开发、主题旅游线路优化等工程,通过打造民俗文化与工业文化深度融合的创新项目,持续擦亮“中国美酒名城”金字招牌。

酒文旅融合被宜宾视为推进白酒产业一体化发展的三大路径之一。宜宾推进五粮液工业文化旅游区升级,建设“中国白酒文化圣地”“东方酒谷”等项目,形成“酿造体验+文化展示+生态观光”全链条酒旅融合体系;推出“醉品三江”等主题线路,串联李庄古镇、蜀南竹海等文旅地标,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

“川酒具有多元优势,理应在世界酒旅舞台占有重要一席。”四川轻化工大学中国白酒学院常务副院长杨柳说,四川既有以五粮液501古窖池为代表的文化遗产,又有全产业链数字化的“科技底气”,可以推动酒旅与川茶、川菜、蜀绣等跨界融合,构建共生网络。

当古窖池的微生物与现代文旅的基因开始共生,这场始于酒香、重在体验的产业跃迁,正助推“醉美四川”成为飘香全球的新名片。

附件
关联稿件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二街269号 邮编:610094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2 蜀ICP备12032651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

智能问答

微信/微博

微信

微博

新媒体矩阵

四川省国资委
国资监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