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 |

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专区
雅安交建集团:双村联动深耕帮扶 国企担当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雅安市国资委            时间:2025年09月15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雅安交建集团派驻工作队进驻名山区车岭镇石堰村、悔沟村以来,始终锚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核心任务,充分依托集团资源与专业优势,在两村同步推进党建强基、产业提质、基建补短板、民生暖民心四大行动,切实助力乡村振兴。

党建领航筑堡垒,双村同步强根基。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依托集团“党旗红·交建蓝”党建品牌,累计开展政策宣讲、技能培训、红色教育等活动20余场次,覆盖党员群众500余人次。石堰村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动员党员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调解等志愿服务30余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余个;悔沟村以高质量组织生活强化党员凝聚力,推动党员投身产业发展、民生项目一线,两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彰显。建立“一对一”帮带机制,通过实践锻炼、业务培训等方式,为石堰村吸纳2名25岁以下优秀青年入党并列为村级后备干部,为悔沟村发展2名年轻党员,夯实乡村振兴人才根基。

精准监测防返贫,民生底线双村共守。按照“底数清、情况明、措施实”推进两村防止返贫动态监测与帮扶,织密民生保障网。石堰村采取“入户走访+电话随访+数据比对”方式,对95户243名脱贫户、2户4名监测户开展常态化排查,建立“一户一档”动态台账;悔沟村开展“敲门行动”,实现农户走访全覆盖,重点跟踪脱贫户生产生活变化,两村监测无死角、无遗漏。石堰村针对返贫风险制定“一户一策”,通过推荐就业、扶持产业、落实低保等措施化解风险,至今无一人返贫;悔沟村联动集团派员单位与社会爱心人士争取专项资金2万元,解决困难学生就学费用与高龄老人照料问题,缓解家庭经济压力。石堰村建立“每月回访、每月研判”机制,累计回访120余次,解决群众诉求15条;悔沟村在重要节日为74户脱贫户送上慰问物资,两村以务实举措赢得群众信任,党群干群关系持续密切。

基建补短板破瓶颈,双村畅通发展“快车道”。依托集团交通建设专业优势与资源整合能力,聚焦两村“出行难、运输难”问题,通过“争资源、建项目、优服务”补齐基建短板,打通乡村发展“血脉通道”。集团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先后深入两村调研20余次,统筹所属设计、施工子公司组建专业团队,提供免费勘察设计、方案优化服务,确保项目科学高效推进。石堰村争取项目资金350万元,新建石堰大桥1座及连接道路1.2公里,解决周边5个村民小组300余名群众“过桥绕远路”问题;悔沟村争取项目资金200万元,启动安子山生产道路建设,新建道路2.2公里,解决300余户、1000余名群众出行与运输难题。集团筹措资金54.2万元,为石堰村修复1.5公里水毁道路,解决茶叶、果蔬“下山难”问题;筹措资金1.96万元,为悔沟村修复损毁户外广告牌,出租后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8万元,实现闲置资源高效利用。

产业赋能强造血,双村实现“增收共富”。结合两村资源禀赋,以“产业培育+渠道拓展”推动村集体经济与农户收入“双提升”。石堰村邀请区农业农村局专家开展茶园改良、病虫害防控培训4次,改良茶园108亩,参与农户户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悔沟村完成182亩土地“退茶还田”整改,打造连片种植产业带,为后续发展预留空间。筹措帮扶资金8.3万元,为石堰村脱贫户、监测户发放鸡苗588只并提供技术指导,带动户均年增收3000余元;为悔沟村30余户脱贫户免费提供鸡鸭鹅苗,巩固脱贫成果。创新“村企合作+抱团发展”模式,石堰村、悔沟村联合岱宗村组建集体经济联盟,与集团食堂建立食材供应合作,实现销售额25万余元、盈利3万余元;集团子公司协助两村销售茶叶200余斤,增收4万余元。悔沟村与北附学校、车岭镇政府达成农业订单合作,健全“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吸纳100余名村民就业并分红,户均增收3000余元,村集体经济年增收4万元,两村实现从“输血”到“造血”转变。 同步推进民生服务升级,悔沟村完成26户卫生厕所改造,争取资金60万元建设48户标准化化粪池,减少面源污染;协调集团新建32盏路灯,保障村民出行与应急处置。石堰村联合集团协调医疗、教育机构,开展健康义诊2次、免费体检1次、捐资助学1次,惠及群众200余人次。

下一步,雅安交建集团将持续深化驻村帮扶,在党建引领、基建完善、产业发展上再加力,在驻村保障、队伍建设上再优化,全力支持驻村工作队锚定“千亩粮经新石堰”“宜居宜业新悔沟”目标,携手村民以更实举措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贡献更多国企力量。

雅安交建集团:双村联动深耕帮扶 国企担当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雅安市国资委 时间:2025年09月15日

雅安交建集团派驻工作队进驻名山区车岭镇石堰村、悔沟村以来,始终锚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核心任务,充分依托集团资源与专业优势,在两村同步推进党建强基、产业提质、基建补短板、民生暖民心四大行动,切实助力乡村振兴。

党建领航筑堡垒,双村同步强根基。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依托集团“党旗红·交建蓝”党建品牌,累计开展政策宣讲、技能培训、红色教育等活动20余场次,覆盖党员群众500余人次。石堰村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动员党员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调解等志愿服务30余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余个;悔沟村以高质量组织生活强化党员凝聚力,推动党员投身产业发展、民生项目一线,两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彰显。建立“一对一”帮带机制,通过实践锻炼、业务培训等方式,为石堰村吸纳2名25岁以下优秀青年入党并列为村级后备干部,为悔沟村发展2名年轻党员,夯实乡村振兴人才根基。

精准监测防返贫,民生底线双村共守。按照“底数清、情况明、措施实”推进两村防止返贫动态监测与帮扶,织密民生保障网。石堰村采取“入户走访+电话随访+数据比对”方式,对95户243名脱贫户、2户4名监测户开展常态化排查,建立“一户一档”动态台账;悔沟村开展“敲门行动”,实现农户走访全覆盖,重点跟踪脱贫户生产生活变化,两村监测无死角、无遗漏。石堰村针对返贫风险制定“一户一策”,通过推荐就业、扶持产业、落实低保等措施化解风险,至今无一人返贫;悔沟村联动集团派员单位与社会爱心人士争取专项资金2万元,解决困难学生就学费用与高龄老人照料问题,缓解家庭经济压力。石堰村建立“每月回访、每月研判”机制,累计回访120余次,解决群众诉求15条;悔沟村在重要节日为74户脱贫户送上慰问物资,两村以务实举措赢得群众信任,党群干群关系持续密切。

基建补短板破瓶颈,双村畅通发展“快车道”。依托集团交通建设专业优势与资源整合能力,聚焦两村“出行难、运输难”问题,通过“争资源、建项目、优服务”补齐基建短板,打通乡村发展“血脉通道”。集团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先后深入两村调研20余次,统筹所属设计、施工子公司组建专业团队,提供免费勘察设计、方案优化服务,确保项目科学高效推进。石堰村争取项目资金350万元,新建石堰大桥1座及连接道路1.2公里,解决周边5个村民小组300余名群众“过桥绕远路”问题;悔沟村争取项目资金200万元,启动安子山生产道路建设,新建道路2.2公里,解决300余户、1000余名群众出行与运输难题。集团筹措资金54.2万元,为石堰村修复1.5公里水毁道路,解决茶叶、果蔬“下山难”问题;筹措资金1.96万元,为悔沟村修复损毁户外广告牌,出租后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8万元,实现闲置资源高效利用。

产业赋能强造血,双村实现“增收共富”。结合两村资源禀赋,以“产业培育+渠道拓展”推动村集体经济与农户收入“双提升”。石堰村邀请区农业农村局专家开展茶园改良、病虫害防控培训4次,改良茶园108亩,参与农户户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悔沟村完成182亩土地“退茶还田”整改,打造连片种植产业带,为后续发展预留空间。筹措帮扶资金8.3万元,为石堰村脱贫户、监测户发放鸡苗588只并提供技术指导,带动户均年增收3000余元;为悔沟村30余户脱贫户免费提供鸡鸭鹅苗,巩固脱贫成果。创新“村企合作+抱团发展”模式,石堰村、悔沟村联合岱宗村组建集体经济联盟,与集团食堂建立食材供应合作,实现销售额25万余元、盈利3万余元;集团子公司协助两村销售茶叶200余斤,增收4万余元。悔沟村与北附学校、车岭镇政府达成农业订单合作,健全“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吸纳100余名村民就业并分红,户均增收3000余元,村集体经济年增收4万元,两村实现从“输血”到“造血”转变。 同步推进民生服务升级,悔沟村完成26户卫生厕所改造,争取资金60万元建设48户标准化化粪池,减少面源污染;协调集团新建32盏路灯,保障村民出行与应急处置。石堰村联合集团协调医疗、教育机构,开展健康义诊2次、免费体检1次、捐资助学1次,惠及群众200余人次。

下一步,雅安交建集团将持续深化驻村帮扶,在党建引领、基建完善、产业发展上再加力,在驻村保障、队伍建设上再优化,全力支持驻村工作队锚定“千亩粮经新石堰”“宜居宜业新悔沟”目标,携手村民以更实举措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贡献更多国企力量。

附件
关联稿件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二街269号 邮编:610094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2 蜀ICP备12032651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

智能问答

微信/微博

微信

微博

新媒体矩阵

四川省国资委
国资监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