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日历

|

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 |

网站支持IPV6

便民服务日历 智能问答 长者专区
封面新闻丨从“人治”到“智治”:基层治理装上“数字大脑”
来源:封面新闻            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基本要求。

近年来,中国电信四川公司积极践行央企责任,以5G、AI、大数据、视联网等前沿技术为支撑,在智慧交通、应急管理、社区治理、数字乡村等领域持续探索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四川特色的数字化社会治理新路径。

交通劝导:“会说话”的杆子守护农村路

“驾驶摩托车,记得戴头盔哦!”四川泸州市江阳区丹林梨花村,村民张某骑车经过村口时,一根近3米高的“白杆杆”突然响起声音。他这才想起忘了戴头盔,连忙停车取出头盔戴上。

这根“白杆杆”,正是中国电信四川公司联合公安交警部门研发的“农村AI电子劝导员”系统。

数据显示,四川农村公路里程超37万公里,占全省公路总里程半数以上,农村地区亡人交通事故屡见不鲜。基层劝导员坦言:“以前实在忙不过来,想要时时盯住,确实‘鞭长莫及’。”

为此,四川电信建立AI专家团队,在农村关键路口部署自研AI摄像头,利用AI技术实现交通违规行为的智能解析。系统涵盖“感知源建设、视频AI巡逻、实时语音预警、大数据碰撞反馈、线下落地管理”等模块,为农村道路交通违法戴上了“紧箍咒”。

据介绍,该系统整合物联网、视联网、AI技术,实现“一杆五员”(劝导、监督、放哨、执法、宣传员)功能。通过多种自研AI算法,可精确识别未戴头盔、摩托车超载、三轮车违规载人等违法行为,并建立闭环处置流程。

“这种定制广播精准劝导方式,让AI电子劝导站的大喇叭发挥了更大宣传功效。”乐山市犍为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胡鹏介绍,犍为80处电子劝导站覆盖15个场镇,系统以镇为单位定时生成月报表,已实施劝导4760余次,查处违法行为逾1000起。

眉山市作为全省首批使用该平台的地区,已覆盖上百个农村关键路口。东坡区万胜镇道路违法行为同比逐月压降18%以上,交通事故大幅减少。镇长殷俊表示:“通过小投入、大应用实现了用得起、看得见、喊得应、管得了‘四得目标’。”

应急管理:“全域一张网”筑牢应急防线

今年3月,四川省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快形成组织健全、力量充实、权责明晰、机制顺畅、保障有力的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格局。四川地处西部山区,地质结构复杂。如何在自然灾害来临前精准预警、快速响应,成为基层应急管理的重要课题。

在雅安,四川电信携手雅安市应急管理局推出的“户户响人人响”平台,构建起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应急指挥网络。平台融合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多部门数据,打破了传统“各自为战”的信息孤岛状态,实现了纵向贯通到底、横向联动到边的高效协同。

该平台具备视频直播与回放、预警广播、撤离闭环等核心功能。14000多路摄像头与音柱如同忠诚的“数字哨兵”,7×24小时守护着全市山洪、地灾、森防、河道等风险区域。通过前端安防设备和后端智能算法的紧密配合,系统可实时获取人员撤离情况,一旦发现居民在撤离后返回危险区域,立即发出告警并通知相关负责人。

更值得称道的是,平台创新构建了“日常播报+AI异常识别自动预警+应急指令”的三级响应机制,改变了以往人工通知耗时费力、短信通知“发而不达”“达而不阅”的困境。转移责任人、监测员可通过手机端、PC端接收、处理、上传转移任务,系统自动形成转移人员统计表,实现转移流程闭环。

平台建成以来,已协助完成19次暴雨预警转移安置行动,累计广播36万余次,产生风险告警10万余条,切实解决了人员撤离后悄悄返回、基层执行压力大的问题,为基层筑起了坚固的防灾减灾防线。

社区治理:一只“眼”日夜守护安全

根据国家消防救援局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7048起,同比下降44.7%。这一阶段性成效,离不开数字化技术的有力支撑。

据了解,自全国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四川电信积极协助消防部门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消防智能化革新,通过AI算法的场景化、智能化解决方案,创新打造“电动车管理AI监控系统”,成功实现由“人防”向“技防”转变。

在攀枝花五十一阳光社区,一旦有业主推电瓶车进电梯,摄像头现场会发出“请注意文明乘梯,严禁电瓶车进入”的劝导音,同时梯控设备向电梯发送信号,使电梯保持开门状态,直到电瓶车退出电梯为止。

在资阳京龙·领地坐标小区,AI摄像头实时监控消防通道,一旦车辆停放超过10秒即发出告警音驱离;针对电瓶车棚火情,AI摄像头可快速识别火焰和烟雾并自动启动喷淋系统,实现“事前预防、事中告警、事后追溯”的全流程管理。

在成都崇州,“AI网格员”智慧治理平台正在发挥积极作用。除了电瓶车管理外,平台还具备消防通道监测、独居老人关怀等多项功能。其中“无感关怀”功能尤为贴心——通过监测公共区域的活动轨迹,若独居老人72小时内未在公共区域出现,系统自动预警并通知社区人员上门查看。

作为四川省首个社会工作智慧治理平台,“AI网格员”已在多个小区试点应用,通过对社区人、车、物全维度智能监测与管理,显著提升了社区治理的智能化与精细化水平,为全省智慧治理树立了新标杆。

数字乡村:让治理“更聪明”、服务“更贴心”

“夜里也亮堂,陌生人靠近还会报警,俩摄像头比过去五个还顶用。”四川达州毕云村58岁的周国明拿起手机就能看清院坝里的一切。两个儿子常年在外打工,他和老伴守着老房带孙子,这套智能设备让他安心不少。

自从村里部署了天翼视联平台以来,留守老人的安全有了“数字守护”。

毕云村80%的常住家庭有60岁以上老人,村支书高幸对平台赞不绝口:“以前老人摔倒、走失,都是事后才知道。”天翼视联平台依靠AI算法,能分析跌倒、长时间静止等12类异常行为。系统一旦识别,将同步推送预警信息至村委会与子女端。村干部可远程喊话提醒,老人也能“一键求助”。

不仅关注安全,平台还为留守家庭架起“亲情桥梁”。项目负责人介绍:“陌生人识别、防盗预警、双向喊话等功能,都是根据农村留守老人的实际需求定制的。截至目前,我们已部署AI智能监控点位1325处,让科技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在甘孜州桑堆镇,一个以“数字乡村管理平台”为核心的智慧治理体系也影响着村民生活。指挥中心数字大屏为乡镇管理人员提供全局可视化视图,辅助高效指挥调度;电视端与手机小程序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政策宣传、便民服务、诉求反馈触手可及。

此外,平台创新的积分激励机制通过正向激励有效牵引群众参与度与覆盖率,有效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为平台注入持久活力,真正实现“用平台、活平台”,赋能基层精细化治理,让数字红利惠及高原百姓,全方位提升基层综合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从助力应急救援的“数字哨兵”到农村道路的“AI交警”,从社区安全的“智慧防线”到乡村治理的“数字大脑”,依托天翼视联网这一继移动网、宽带网、卫星网、物联网之后建设的第五张基础网,四川电信已构建起覆盖全省的智慧治理体系。这张网具备泛终端接入、视频专用网、视频专属云、AI能力的特点,可面向家庭、行业提供多样化的解决方案,正在推动基层治理从“人治”走向“智治”,从“管理”走向“服务”。

未来,四川电信将继续深耕数字化治理领域,持续推进云改数转智惠战略,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力量,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四川、法治四川贡献“电信力量”。

封面新闻丨从“人治”到“智治”:基层治理装上“数字大脑”

来源:封面新闻 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基本要求。

近年来,中国电信四川公司积极践行央企责任,以5G、AI、大数据、视联网等前沿技术为支撑,在智慧交通、应急管理、社区治理、数字乡村等领域持续探索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四川特色的数字化社会治理新路径。

交通劝导:“会说话”的杆子守护农村路

“驾驶摩托车,记得戴头盔哦!”四川泸州市江阳区丹林梨花村,村民张某骑车经过村口时,一根近3米高的“白杆杆”突然响起声音。他这才想起忘了戴头盔,连忙停车取出头盔戴上。

这根“白杆杆”,正是中国电信四川公司联合公安交警部门研发的“农村AI电子劝导员”系统。

数据显示,四川农村公路里程超37万公里,占全省公路总里程半数以上,农村地区亡人交通事故屡见不鲜。基层劝导员坦言:“以前实在忙不过来,想要时时盯住,确实‘鞭长莫及’。”

为此,四川电信建立AI专家团队,在农村关键路口部署自研AI摄像头,利用AI技术实现交通违规行为的智能解析。系统涵盖“感知源建设、视频AI巡逻、实时语音预警、大数据碰撞反馈、线下落地管理”等模块,为农村道路交通违法戴上了“紧箍咒”。

据介绍,该系统整合物联网、视联网、AI技术,实现“一杆五员”(劝导、监督、放哨、执法、宣传员)功能。通过多种自研AI算法,可精确识别未戴头盔、摩托车超载、三轮车违规载人等违法行为,并建立闭环处置流程。

“这种定制广播精准劝导方式,让AI电子劝导站的大喇叭发挥了更大宣传功效。”乐山市犍为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胡鹏介绍,犍为80处电子劝导站覆盖15个场镇,系统以镇为单位定时生成月报表,已实施劝导4760余次,查处违法行为逾1000起。

眉山市作为全省首批使用该平台的地区,已覆盖上百个农村关键路口。东坡区万胜镇道路违法行为同比逐月压降18%以上,交通事故大幅减少。镇长殷俊表示:“通过小投入、大应用实现了用得起、看得见、喊得应、管得了‘四得目标’。”

应急管理:“全域一张网”筑牢应急防线

今年3月,四川省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快形成组织健全、力量充实、权责明晰、机制顺畅、保障有力的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格局。四川地处西部山区,地质结构复杂。如何在自然灾害来临前精准预警、快速响应,成为基层应急管理的重要课题。

在雅安,四川电信携手雅安市应急管理局推出的“户户响人人响”平台,构建起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应急指挥网络。平台融合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多部门数据,打破了传统“各自为战”的信息孤岛状态,实现了纵向贯通到底、横向联动到边的高效协同。

该平台具备视频直播与回放、预警广播、撤离闭环等核心功能。14000多路摄像头与音柱如同忠诚的“数字哨兵”,7×24小时守护着全市山洪、地灾、森防、河道等风险区域。通过前端安防设备和后端智能算法的紧密配合,系统可实时获取人员撤离情况,一旦发现居民在撤离后返回危险区域,立即发出告警并通知相关负责人。

更值得称道的是,平台创新构建了“日常播报+AI异常识别自动预警+应急指令”的三级响应机制,改变了以往人工通知耗时费力、短信通知“发而不达”“达而不阅”的困境。转移责任人、监测员可通过手机端、PC端接收、处理、上传转移任务,系统自动形成转移人员统计表,实现转移流程闭环。

平台建成以来,已协助完成19次暴雨预警转移安置行动,累计广播36万余次,产生风险告警10万余条,切实解决了人员撤离后悄悄返回、基层执行压力大的问题,为基层筑起了坚固的防灾减灾防线。

社区治理:一只“眼”日夜守护安全

根据国家消防救援局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7048起,同比下降44.7%。这一阶段性成效,离不开数字化技术的有力支撑。

据了解,自全国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四川电信积极协助消防部门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消防智能化革新,通过AI算法的场景化、智能化解决方案,创新打造“电动车管理AI监控系统”,成功实现由“人防”向“技防”转变。

在攀枝花五十一阳光社区,一旦有业主推电瓶车进电梯,摄像头现场会发出“请注意文明乘梯,严禁电瓶车进入”的劝导音,同时梯控设备向电梯发送信号,使电梯保持开门状态,直到电瓶车退出电梯为止。

在资阳京龙·领地坐标小区,AI摄像头实时监控消防通道,一旦车辆停放超过10秒即发出告警音驱离;针对电瓶车棚火情,AI摄像头可快速识别火焰和烟雾并自动启动喷淋系统,实现“事前预防、事中告警、事后追溯”的全流程管理。

在成都崇州,“AI网格员”智慧治理平台正在发挥积极作用。除了电瓶车管理外,平台还具备消防通道监测、独居老人关怀等多项功能。其中“无感关怀”功能尤为贴心——通过监测公共区域的活动轨迹,若独居老人72小时内未在公共区域出现,系统自动预警并通知社区人员上门查看。

作为四川省首个社会工作智慧治理平台,“AI网格员”已在多个小区试点应用,通过对社区人、车、物全维度智能监测与管理,显著提升了社区治理的智能化与精细化水平,为全省智慧治理树立了新标杆。

数字乡村:让治理“更聪明”、服务“更贴心”

“夜里也亮堂,陌生人靠近还会报警,俩摄像头比过去五个还顶用。”四川达州毕云村58岁的周国明拿起手机就能看清院坝里的一切。两个儿子常年在外打工,他和老伴守着老房带孙子,这套智能设备让他安心不少。

自从村里部署了天翼视联平台以来,留守老人的安全有了“数字守护”。

毕云村80%的常住家庭有60岁以上老人,村支书高幸对平台赞不绝口:“以前老人摔倒、走失,都是事后才知道。”天翼视联平台依靠AI算法,能分析跌倒、长时间静止等12类异常行为。系统一旦识别,将同步推送预警信息至村委会与子女端。村干部可远程喊话提醒,老人也能“一键求助”。

不仅关注安全,平台还为留守家庭架起“亲情桥梁”。项目负责人介绍:“陌生人识别、防盗预警、双向喊话等功能,都是根据农村留守老人的实际需求定制的。截至目前,我们已部署AI智能监控点位1325处,让科技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在甘孜州桑堆镇,一个以“数字乡村管理平台”为核心的智慧治理体系也影响着村民生活。指挥中心数字大屏为乡镇管理人员提供全局可视化视图,辅助高效指挥调度;电视端与手机小程序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政策宣传、便民服务、诉求反馈触手可及。

此外,平台创新的积分激励机制通过正向激励有效牵引群众参与度与覆盖率,有效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为平台注入持久活力,真正实现“用平台、活平台”,赋能基层精细化治理,让数字红利惠及高原百姓,全方位提升基层综合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从助力应急救援的“数字哨兵”到农村道路的“AI交警”,从社区安全的“智慧防线”到乡村治理的“数字大脑”,依托天翼视联网这一继移动网、宽带网、卫星网、物联网之后建设的第五张基础网,四川电信已构建起覆盖全省的智慧治理体系。这张网具备泛终端接入、视频专用网、视频专属云、AI能力的特点,可面向家庭、行业提供多样化的解决方案,正在推动基层治理从“人治”走向“智治”,从“管理”走向“服务”。

未来,四川电信将继续深耕数字化治理领域,持续推进云改数转智惠战略,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力量,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四川、法治四川贡献“电信力量”。

附件
关联稿件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二街269号 邮编:610094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2 蜀ICP备12032651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

智能问答

便民日历

新媒体矩阵

四川省国资委
国资监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