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繁 | 简 |网站支持IPV6
|
连日来,受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影响,四川电网用电负荷持续攀升。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最新数据显示,7月16日21时25分,四川电网最高用电负荷突破7000万千瓦,达到7224万千瓦,创下历史新高。
7月9日,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市区供电中心电力员工在狭小的地下电缆井中制作电缆中间接头。(田海 摄)
据悉,入夏以来,四川省多地遭遇持续高温,居民空调等制冷设备使用时长显著增加,成为推高用电负荷的主要因素。面对高温高负荷的挑战,国网四川电力周密部署,采取多项举措,全力确保迎峰度夏期间电网安全运行、电力可靠供应。
电网建设是迎峰度夏电力保供的“硬支撑”,7月前,已按期投运13项保供重点工程,累计提升四川各级电网供电能力655万千瓦。在需求侧管理方面,积极发挥市场机制引导作用,构建了规模达900万千瓦的可调节负荷资源库。这一庞大的需求响应资源池,能够在用电高峰时段通过市场化手段快速精准地平衡电力供需。
7月14日,国网眉山洪雅县供电公司作业人员更换10千伏新止一线32号杆至新止一线马河支线5号杆之间导线。(王鸿飞 摄)
7月16日,成都市气象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在都江堰市万寿村,国网成都供电带电作业人员顶着酷暑,对220千伏源山南线进行等电位带电消缺作业。“我们采用带电作业消除线夹发热缺陷,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对用户的影响。”带电作业班班长姚高云介绍道,“7月以来,我们已完成25次500千伏和2次220千伏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作业频次创下历史新高。”
为全力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用户可靠用电,全省多地积极开展带电作业,及时消除设备隐患。同时,运维部门增加对重要输电通道、枢纽变电站及重载设备的特巡特护频次,充分利用无人机、在线监测等科技手段提升巡检效率。全省6600余名抢修人员、1500余辆应急抢修车辆、200余辆中低压发电车24小时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7月15日,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带电作业中心员工在绵阳市10千伏梁体线进行带电检修作业。(田海 摄)
与此同时,随着四川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推进,虚拟电厂、新型储能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将有助于在电网负荷高峰时段提供有效的顶峰支撑和快速调节能力,提升电力系统的韧性和弹性,为迎峰度夏提供重要支撑。截至7月16日,全省已有26家虚拟电厂接入国网四川电力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平台,可调节能力约90万千瓦。
目前,四川电网整体运行平稳,国网四川电力将密切跟踪天气变化和负荷增长趋势,进一步强化电网运行监控与调度。电力保供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有关部门和专家倡议广大用户节约用电、科学用电、错峰用电,尽量避开高峰时段使用大功率电器,将空调温度设置在26摄氏度以上,践行绿色节能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