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繁 | 简 |网站支持IPV6
|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提出“四个发力”重要指示。作为中国唯一科技城,两年来,绵阳主动担当,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一座核医疗健康产业园在游仙高新区拔节生长,如同一条跃动的“生命链”,成为践行嘱托的鲜活样本。接下来,一起跟随镜头走进川台“四个发力”一线观察点——中国(绵阳)科技城核医疗健康产业园,看这条“生命链”如何聚能起势。
一秒钟能做什么?眨一次眼的时间,e-Flash放疗设备却能完成一次精准的肿瘤治疗。这项入选绵阳市2024年度“重大科技进展”的创新成果,正将放疗从传统数十次的漫长疗程,压缩至“秒级闪击”。
长虹控股集团旗下中玖闪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何心坦:在保持肿瘤治疗效果的同时,可以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损伤,也就是它的副作用也会非常小,已经启动了临床实验。我们希望在2027年正式投向临床应用。
一直以来,绵阳高位推进核医疗产业发展。2020年,占地4000亩的中国(绵阳)科技城核医疗健康产业园在游仙区拔节生长,一条跃动的“生命链”串起核医疗产业的各个环节。Flash放疗射线源、新型同位素制备等关键核心技术都在园区得到迅速突破。
绵阳市中心医院副院长 杜小波:我们(在)2021年第一次证明了临床使用最广泛的高能x线也有Flash效应,在不久的将来能够真正地惠及我们广大的病人,这是我们最远大的一个目标。
中广核同位素科技(绵阳)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岳文强:(公司)引进了一台30Mev的加速器,它可以用于生产绝大多数的医用同位素。我们规划有20多种,解决目前国内一些新型同位素短缺、卡脖子的问题,可以降低相关的供应的成本。
如今,长虹旗下中玖闪光全国首款e-Flash放疗设备已经在华西医院等投入临床试验,X-Flash整机工程样机即将定型,碘-131化钠口服液已实现国内自主化供给......一系列“拳头”产品在核医疗产业园开花结果。
为了更加直观看到这条“生命链”的跃动,我们来到位于园区的国通新药车间。步入其间,至少要穿越十道门,我们眼前有五条核素药生产线正高速运转。放射性核素如同一把双刃剑,在释放射线精准诊疗疾病的同时,也对生产环境与生产人员防护提出极高要求。
国通(绵阳)新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陈雅宏:车间的所有的门都是采取互锁设计,不能单边开放。在整个的操作过程中我们都使用了全自动化的设备,工作人员每年的辐射受到剂量仅仅为国家标准的1/40,保证药品生产的安全。
在筑牢科技创新“安全墙”的同时,绵阳还主动拆除成果转化“篱笆墙”:派出代办员全程为企业代跑,打通审批“最后一公里”;设立3.1亿元白鹭基金,精准滴灌科创芽苗;组建核技术应用产业招商引资青年突击队,引进17个关键项目。一套“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院所助力”的创新机制快速运转起来。
绵阳市游仙区核技术应用产业招商引资突击队队员 胡苑芩:在建的还有包括涪江实验室在内的14个项目,我们的目标是想建设国内首家集“质子、电子、光子、中子”治疗于一体的核医疗中心,构建一个“核医疗精准治疗+特色康养”的应用场景,来布局完善整个核医疗产业链。
如今,中国(绵阳)科技城核医疗健康产业园已招引17家企业入驻,合作共建8家创新平台,转化近10项科技成果,项目签约累计29个,总投资228亿元。预计2025年产业规模将突破30亿元。推动核医药产业成功入选全省新赛道产业,核技术应用产业集群跻身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工程师 易言:(产业园)肯定是一个很先进的范例,贯通了“政产学用”全链条。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产品取得的社会经济效应,来反哺我们的基础研究,又可以为我们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进一步的支撑,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发展循环。
五年时间,从概念到集群,从荒土到新城。这里的每一栋楼里,都装着患者的“下一秒”。绵阳用一场核医疗产业的“加速跑”,诠释着“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同时发力”的深刻内涵,正重新定义治疗的效率,更重新书写生命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