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日历
|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繁 | 简 |网站支持IPV6
|
|||||||||||
为推动国有企业治理能力现代化,黑龙江省国资委锚定打造科学、理性、高效董事会目标,扎实构建“四健全四加强四提升”工作体系,持续强化外部董事队伍建设,切实推动外部董事有位有为、履职尽责,取得了明显成效。
健全制度机制 夯实外部董事工作根基
健全履职管理制度体系。构建“2+N”制度体系,围绕外部董事选聘、行权、考核、保障等关键环节细化履职要求,推动了外部董事工作从“合规”向“提质”转变。
健全日常监管工作机制。建立“四报告两清单一列席”监管机制,完善“月报、季报、年报及重大事项专报”制度,定期印发外部董事工作提示清单、督办清单,明确国资监管重点,常态化列席董事会、专委会,2024年以来累计列席77次,推动外部董事决策质量跃升,有效决策意见同比增长209%。
健全重点工作协办机制。建立专职外部董事例会制度,将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国资监管中心工作纳入例会专题,“一会一题”研究推动,促进外部董事从“决策参与者”向“共治共创者”角色转型。
健全职责明晰保障体系。强化组织保障,优化董事会架构,选优配强董事会秘书,成立专职外部董事党支部,配备外部董事召集人,实现对外部董事“有权必有责、行权必规范、用权必监督”全链条管理。
加强队伍建设 激发外部董事内生活力
聚焦岗位适配,加强科学化组配。建立“2+X”人员配备模式,结合企业行业属性、主责主业、发展方向“一企一策”选配年轻化、专业化、复合型人才,首聘50岁左右专职外部董事占比达43%,形成结构合理、专业适配、优势互补的队伍格局。
聚焦素质过硬,加强专业化培训。构建“综合+专业”培训体系,制定《外部董事年度学习计划》,围绕“政治力+领导力”锻造、“决策力+洞察力”培养、“专业力+执行力”强化三大维度,开展培养培训56期,助力外部董事向“企业决策内行专家、国资监管行家里手”成长进步。
聚焦动能激发,加强差异化考核。构建“四维评价”体系,细化33项履职指标,同时将外部董事评价与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董事会评价紧密挂钩。实行“四级六档”差异化薪酬制度,专职外部董事最高与最低薪酬差距达绩效年薪的16%,有效激活外部董事履职动能与内在潜力。
聚焦发展通道,加强精准化选用。一方面注重选拔有潜力的国资省企干部担任专职外部董事,另一方面发掘政治成熟、履职能力强的外部董事,推荐到重要岗位任职,其中1人调任哈尔滨市国资委主要负责同志,1人提任企业总经理,形成了“优者进、能者上”的良好态势。
提升履职能力 助力国资省企高质量发展
提升调研能力,精准破解发展难题。聚焦董事会决策重点、企业经营难点,制定外部董事年度调研计划,指导外部董事开展论证式调研、破题式调研,近三年累计完成调研近百项,提出指导性建议187条,95%的意见在董事会决策中落地,解决了一批发展难题。
提升决策能力,推动战略落地见效。邀请专职外部董事列席国资委重要会议,第一时间传递国资监管政策,引导外部董事锚定国有资本“三个集中”目标。企业主业投资占比达99.02%,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科技研发投入26.29亿元,同比增长20.96%,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持续放大国有经济整体功能。
提升监督能力,筑牢风险防控底线。构建“全链条、立体化”监督体系,建立“监管探头”机制,外部董事通过列席企业各类会议,提前介入重大事项研究;优化“快速响应”机制,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完善“整改闭环”机制举措,主动对接巡视巡察、审计问题整改,指导企业完善内控制度、规范业务流程,堵塞风险漏洞。
提升执行能力,加速重大任务落地。发挥外部董事桥梁纽带作用,打通决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外部董事深度参与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督促企业攻坚破难,截至目前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完成率已达97%,国资委交办重点工作完成时限平均压缩1/3以上,实现重大任务加速落地。
黑龙江省国资委通过一系列举措,极大提升了外部董事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显著增强了履职质效,外部董事责任感、价值感明显提升,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