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3 月 16 日,硬梁包水电站 1# 引水隧洞4号~5 号支洞间改线洞段完成上层开挖,标志着水电站引水隧洞实现全线贯通,为2025年全部机组投产发电奠定了坚实基础。
硬梁包水电站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境内,是大渡河干流上的重要水电站,采用引水式开发,总装机 1116MW。其枢纽总布置为混凝土闸和面板堆石坝、左岸引水系统+地下厂房+尾水系统。电站共布置2条引水隧洞,平均长度达14.4km,内径13.1m,最大开挖直径更是达到16.7m。
该工程区处于北东向龙门山断褶带、北西向鲜水河断褶带和南北向大渡河断裂带的交接复合区,地震地质背景极其复杂。加之引水隧洞线路长、断面大,沿线断层蚀变带发育,部分洞段地下水丰富,施工过程中遭遇了溜渣、塌方、拱架变形、涌水突泥塌方等诸多难题。尤其是 4 号支洞下 、5 号施工支洞上的引水隧洞段,受与主洞小角度相交的F5断层及系列断层影响,岩体普遍蚀变强烈,其中全断面高龄土化软岩洞段超300m,岩体以碎裂结构及散体结构为主,受地震及地下水影响,造成涌水突泥塌方。
面对重重挑战,中国电建成都院迅速成立以国家卓越工程师王仁坤、全国勘察设计大师李文纲为代表的专家团队,多次深入现场查勘和研究讨论,最终确定了 1#、2# 引水隧洞改线方案及相关处理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动态调整支护参数等手段,成功保障了工程安全顺利推进,使工程安然渡过“5·20 汉源地震”“9·5 泸定地震” 及上千次余震。
引水隧洞的全线贯通不仅标志着工程建设向全部机组投产迈出了坚实一步,也标志着中国水电在高岭土涌水突泥塌方段设计处理领域关键技术的重要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