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 |

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专区
资阳市人才发展集团正式挂牌 开启人才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来源:资阳市国资委            时间:2025年07月29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7月24日,第二届“创业城市·凤栖资阳”人才月系列活动——产才融合暨区域协同发展会议在资阳举办。会上,举行了 “资阳市人才发展集团”“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科学研究基地”“四川大学商学院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授牌仪式。资阳市人才发展集团分别和重庆、苏州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与四川大学商学院签约,共同建设省级人社科研基地。

近年来,资阳深入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秉持产才融合、以产聚才的原则,全力拼搏经济建设,依据本地实际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建设成渝发展主轴特色产业人才集聚地。作为人力资源服务主力军,资阳市人才发展集团在市国资委和资阳发展集团的领导下,展现国企担当,通过打造“线上园区”、探索“双飞地”服务模式等举措,开启资阳人才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目前,辐射全省的人力资源服务“线上园”已初具雏形,平台通过AI算法充分整合岗位属性与就业需求,依据匹配度向求职者精准推送岗位信息,极大提升了“人岗匹配”率,企业也可向平台“下单定制”,获得更为精准的人力资源服务。此外,资阳市人才发展集团秉持“数据共享”理念,积极开展区域合作。目前已与重庆、成都、德阳、眉山、凉山、广安等多地国有人力资源公司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分别达成股权投资、运营咨询、项目共建、党建共建等相关合作,实现了与各区域的产业与就业的深度协同。

在大力推进线上服务的同时,资阳市人才发展集团也积极探索线下“双飞地”服务模式。“双飞地模式”构建苏州人才培育、资阳成果转化的双城联动格局,打破区域壁垒,实现人才、科技等优势互补。明确苏州为人才飞地、资阳为产业转化飞地,资阳侧有政策叠加及金融赋能等配套支持,推动多链融合,助力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 。

截至目前,资阳市人才发展集团已搭建246万产业人才目标库,助力成都、广安、凉山等国企引入中高管42名;服务企业3656家,2024年人力资源服务实现产值4亿元,同比增长24%;协助政府组建劳务合作社及分社660个,培训劳务经纪人1100名,打造就业社区25个,服务32291人,入职14216人。

未来,资阳市人才发展集团将深入实施国企改革,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将持续构建产业与就业联动的大数据模型,进一步整合全省各城市间供需端数据资源,为资阳高质量发展贡献国企智慧和力量。

资阳市人才发展集团正式挂牌 开启人才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来源:资阳市国资委 时间:2025年07月29日

7月24日,第二届“创业城市·凤栖资阳”人才月系列活动——产才融合暨区域协同发展会议在资阳举办。会上,举行了 “资阳市人才发展集团”“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科学研究基地”“四川大学商学院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授牌仪式。资阳市人才发展集团分别和重庆、苏州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与四川大学商学院签约,共同建设省级人社科研基地。

近年来,资阳深入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秉持产才融合、以产聚才的原则,全力拼搏经济建设,依据本地实际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建设成渝发展主轴特色产业人才集聚地。作为人力资源服务主力军,资阳市人才发展集团在市国资委和资阳发展集团的领导下,展现国企担当,通过打造“线上园区”、探索“双飞地”服务模式等举措,开启资阳人才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目前,辐射全省的人力资源服务“线上园”已初具雏形,平台通过AI算法充分整合岗位属性与就业需求,依据匹配度向求职者精准推送岗位信息,极大提升了“人岗匹配”率,企业也可向平台“下单定制”,获得更为精准的人力资源服务。此外,资阳市人才发展集团秉持“数据共享”理念,积极开展区域合作。目前已与重庆、成都、德阳、眉山、凉山、广安等多地国有人力资源公司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分别达成股权投资、运营咨询、项目共建、党建共建等相关合作,实现了与各区域的产业与就业的深度协同。

在大力推进线上服务的同时,资阳市人才发展集团也积极探索线下“双飞地”服务模式。“双飞地模式”构建苏州人才培育、资阳成果转化的双城联动格局,打破区域壁垒,实现人才、科技等优势互补。明确苏州为人才飞地、资阳为产业转化飞地,资阳侧有政策叠加及金融赋能等配套支持,推动多链融合,助力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 。

截至目前,资阳市人才发展集团已搭建246万产业人才目标库,助力成都、广安、凉山等国企引入中高管42名;服务企业3656家,2024年人力资源服务实现产值4亿元,同比增长24%;协助政府组建劳务合作社及分社660个,培训劳务经纪人1100名,打造就业社区25个,服务32291人,入职14216人。

未来,资阳市人才发展集团将深入实施国企改革,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将持续构建产业与就业联动的大数据模型,进一步整合全省各城市间供需端数据资源,为资阳高质量发展贡献国企智慧和力量。

附件
关联稿件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二街269号 邮编:610094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2 蜀ICP备12032651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

智能问答

微信/微博

微信

微博

新媒体矩阵

四川省国资委
国资监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