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 |

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专区
四川日报丨“强电网”筑基 “数智化”稳供 “优服务”惠企
国网四川电力打造服务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来源:四川日报            时间:2025年07月29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6月12日,国网广元供电公司员工冒着高温开展10千伏上东线延伸工程施工作业。张超 摄

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员工通过不停电作业方式对10千伏祥工二线进行检修作业。 田海 摄

国网四川电力(广元)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在四川广荣铝业有限公司讲解夏季分时电价政策。张超 摄

国网四川电力(眉山江口)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在雷雷果业公司对选果设备进行安全用电检查,助力柑橘产业发展。 李红燕 摄

□高珩瑞 李威

崇山峻岭间,重点工程集中竣工投产,电流沿着银线涌向负荷中心,点亮千家万户,驱动产业脉搏。

高温考验下,电力工人挥汗如雨,奋战抢修一线,守护一方清凉。厂房车间里,“电力精算师”开出一份份诊断清单,优化用电方案,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

2025年进程过半,回看四川电网的半年历程,一幅幅生动画面闪现。

今年以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四川电力)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在电网建设、电力保供、供电服务等领域持续发力,加速构建四川立体枢纽大电网,全力以赴保安全、保供应、保民生,持续增强四川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交出一份高质量发展的“川电答卷”。

强网架筑根基 发展动能更强劲

7月24日,金沙江上游—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取得新进展,线路参数测试工作顺利完成,为投运后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今年以来,国网四川电力坚持电力先行,全力推动电网建设提速。一批关系全局、影响深远的重大工程相继建成,显著增强电网的输送能力、安全水平和调节灵活性,为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6月,巴蜀大地进入度夏前的关键期,电网工程也迎来集中投运的热潮。

历经两年半、分五阶段实施,作业人员峰值超7000人——6月15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迄今完成的最复杂的500千伏省级电网“心脏手术”攀西电网优化改造工程全面竣工,成为四川电网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该工程将原有攀西电网建成南北两组互不干扰的输电通道,不仅实现四川电网的结构性升级,推动电力外送通道向清洁能源基地延伸,更构建起支撑“西电东送”的韧性枢纽,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了西南样本。

紧随其后,6月30日,四川电网2025年迎峰度夏13项保供重点工程全部建成,新建线路704公里,新增变电容量962万千伏安,累计提升四川各级电网供电能力655万千瓦,实现外送更稳、内供更强、支撑更优。在负荷中心成都,电网安全承载能力更是从2024年的2040万千瓦跃升至2310万千瓦,年增13.2%。

进入7月,建设热度不减,电网优化升级持续加速。7月15日,10项成都世运会保电重点工程全部投入使用。这批工程的顺利投运,不仅为成都世运会构筑起坚强可靠的电力“防护网”,显著提升赛事期间的供电保障能力,更有效增强成都城市核心功能区与新兴增长极的能源保障水平,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电力支撑。

重点工程加速推进,网架结构持续优化。当前,建设者们步履不停,一项项关乎能源安全与区域发展的电网工程仍在刷新进度。

金沙江上游—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将于8月1日启动系统调试,稳步推进投运进程;阿坝—成都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首个标段完成架线前转序验收工作,启动架线施工,向全线贯通加速推进;成都空港、淮州两个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正酣,年内成都负荷中心将形成500千伏“立体双环”网架格局。

铁塔银线织就愈发坚强的电网,资源配置能力、安全保障水平和清洁能源消纳能力将实现新跃升,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劲的电力引擎。

保供电护民生 数智力量显硬核

7月22日,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累计输送电量突破100亿千瓦时,达102.516亿千瓦时。自去年年底投运以来,该工程将川西地区的清洁电能输送至成都、重庆等负荷中心,特别是在今夏四川电网负荷创历史新高的背景下,为迎峰度夏期间电力稳定供应发挥关键作用。

今年夏季,四川电网面临迎峰度夏电力保供与成都世运会保电任务叠加的双重挑战。一方面,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用电需求快速增长。7月中旬,四川电网用电负荷突破7000万千瓦大关,并于17日晚达到7311万千瓦,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成都世运会将于8月7日至17日举行,对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提出更高要求。

为保障今夏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国网四川电力周密部署、多措并举,在电网建设、电源保障、需求侧管理、新技术应用等多个维度发力,构筑起坚实的电力保供体系。

——四川电网2025年迎峰度夏13项保供重点工程、10项成都世运会保电工程按期投运,成为电力保供的“硬支撑”。

——度夏前,水电蓄能、火电存煤均高于历史同期水平;负荷创新高期间,所有入川输电通道均满载运行,“储备”与“开源”并重,构筑起坚实的“粮草后盾”。

——构建900万千瓦可调负荷资源库,快速精准平衡电力供需;一批虚拟电厂接入统一运营管理平台,成为迎峰度夏保驾护航的新生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一批数智科技手段的应用,高效提升电网运维质效,为保供电注入“硬核”力量。

7月16日,在泸州市纳溪区,接收到远程指令后,无人机机巢缓缓开启,一架全自主巡检无人机腾空而起,执行迎峰度夏电网巡检任务。操作人员通过集控室大屏实时观察巡航画面,系统后台自动分析回传数据,列出通道隐患,运维人员根据点位精准消除隐患。

据介绍,机巢式全自主巡检无人机最大作业半径超50公里,克服了传统无人机难以穿透密林和险峻地形的难题,使输电导线在复杂环境中清晰可见。其自动化作业仅需 1名操作人员远程调度,巡检效率较传统人工模式显著提升,标志着四川电网超、特高压线路巡检迈入“空地协同+智能巡航”新时代。

7月21日,在位于四川天府新区的世运会智慧保电指挥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全新升级的数智保电管控平台,实时监测成都世运会开幕式场馆电气设备运行情况。屏幕上,从500千伏变电站到开幕式插座的50公里关键线路,被1∶1三维全景复现,构建起精准的“虚拟战场”。

“可以说电流流到哪里,我们就能监测管控到哪里。”国网天府新区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主管刘佳宇介绍,针对成都世运会保电需求,基于2023年成都大运会智慧保电指挥系统升级的数智保电管控平台,历经4轮优化迭代,全面聚合电网、物资、应急、气象等16类数据,拓展出故障定位跟踪、负荷动态监测等58项数智化功能,为赛事期间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全流程技术支撑。

优服务助企业 降本增效添动能

7月24日,成都市龙泉驿区的中嘉汽车制造(成都)有限公司的智能车间里,全电气化生产线高速运转,赶制出口欧洲的订单。车间一角,国网天府新区供电公司的“电力精算师”团队正结合企业用能报告,提供“一企一策”专属诊断服务,指导优化生产流程,精准降低用电成本。

当前,在广阔的内需市场与多元的外需机遇下,降本增效已成为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今年以来,国网四川电力切实服务好企业用电、办电需求,助力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营质效。

“电力精算”服务正是核心举措之一。凭借专业的电力营销知识,“电力精算师”们为企业提供能效分析,指导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开展节能降本。从中小微企业到大型头部企业,从节省几万元到几千万元……上半年,国网四川电力累计出具近8000份“电力精算”服务报告,实现降本增效达3.79亿元,为企业带来真金白银的实惠。

在雅安市石棉县,专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集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就受益于此。当地“电力精算师”团队协同企业对生产电炉进行改造升级,并运用市场策略,在不影响产能的情况下实现压降80%峰段负荷,度电均价降低27%,每年节约电费约1340万元。

针对有高可靠性用电需求的企业,“电力精算师”指导企业合理配置分布式光伏、储能等设施,在全力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求的同时,发挥“削峰填谷”作用,有效降低综合用能成本。

7月1日,位于德阳的四川津铭家具有限公司客户侧储能电站项目建成投运。该项目采用“两充两放”模式,在电网负荷低谷期充电、高峰期放电,精准匹配生产用电需求。

国网德阳供电公司组建10支“电力精算师”能效服务团队,通过监测分析企业用能数据,量身定制储能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23家企业储能项目落地建设,总规模达2.27万千瓦/4.63万千瓦时,预计年均可释放电量2400万千瓦时,节约用电成本约1600万元。

在降低企业办电成本方面,国网四川电力深化“园网共建”模式,巩固“三零”(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三省”(省力、省时、省钱)服务,将服务延伸至产业园区,实现“办电不出园”。

在四川江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四川六合特种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因产能上升急需增加1.2万千伏安用电容量。依托前期与园区成立的“电力服务专班”,当地供电公司快速响应,在减环节、压时限、降成本等关键环节持续发力,仅耗时27个工作日便完成从接入方案编制到装表接电的全流程。“供电公司将办电时间压缩至最低,节省下来的时间直接转化为生产线的快速启动和稳定运行,新增产能得以迅速释放,有力提升了我们的生产质效。”该公司负责人钟家胜表示。

随着一系列精准高效的服务组合拳持续发力,国网四川电力正不断将优化营商环境的承诺转化为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账”。这不仅有效降低企业用能成本,释放经营活力,更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为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电力动能。

四川日报丨“强电网”筑基 “数智化”稳供 “优服务”惠企
国网四川电力打造服务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来源:四川日报 时间:2025年07月29日

6月12日,国网广元供电公司员工冒着高温开展10千伏上东线延伸工程施工作业。张超 摄

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员工通过不停电作业方式对10千伏祥工二线进行检修作业。 田海 摄

国网四川电力(广元)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在四川广荣铝业有限公司讲解夏季分时电价政策。张超 摄

国网四川电力(眉山江口)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在雷雷果业公司对选果设备进行安全用电检查,助力柑橘产业发展。 李红燕 摄

□高珩瑞 李威

崇山峻岭间,重点工程集中竣工投产,电流沿着银线涌向负荷中心,点亮千家万户,驱动产业脉搏。

高温考验下,电力工人挥汗如雨,奋战抢修一线,守护一方清凉。厂房车间里,“电力精算师”开出一份份诊断清单,优化用电方案,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

2025年进程过半,回看四川电网的半年历程,一幅幅生动画面闪现。

今年以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四川电力)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在电网建设、电力保供、供电服务等领域持续发力,加速构建四川立体枢纽大电网,全力以赴保安全、保供应、保民生,持续增强四川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交出一份高质量发展的“川电答卷”。

强网架筑根基 发展动能更强劲

7月24日,金沙江上游—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取得新进展,线路参数测试工作顺利完成,为投运后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今年以来,国网四川电力坚持电力先行,全力推动电网建设提速。一批关系全局、影响深远的重大工程相继建成,显著增强电网的输送能力、安全水平和调节灵活性,为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6月,巴蜀大地进入度夏前的关键期,电网工程也迎来集中投运的热潮。

历经两年半、分五阶段实施,作业人员峰值超7000人——6月15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迄今完成的最复杂的500千伏省级电网“心脏手术”攀西电网优化改造工程全面竣工,成为四川电网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该工程将原有攀西电网建成南北两组互不干扰的输电通道,不仅实现四川电网的结构性升级,推动电力外送通道向清洁能源基地延伸,更构建起支撑“西电东送”的韧性枢纽,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了西南样本。

紧随其后,6月30日,四川电网2025年迎峰度夏13项保供重点工程全部建成,新建线路704公里,新增变电容量962万千伏安,累计提升四川各级电网供电能力655万千瓦,实现外送更稳、内供更强、支撑更优。在负荷中心成都,电网安全承载能力更是从2024年的2040万千瓦跃升至2310万千瓦,年增13.2%。

进入7月,建设热度不减,电网优化升级持续加速。7月15日,10项成都世运会保电重点工程全部投入使用。这批工程的顺利投运,不仅为成都世运会构筑起坚强可靠的电力“防护网”,显著提升赛事期间的供电保障能力,更有效增强成都城市核心功能区与新兴增长极的能源保障水平,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电力支撑。

重点工程加速推进,网架结构持续优化。当前,建设者们步履不停,一项项关乎能源安全与区域发展的电网工程仍在刷新进度。

金沙江上游—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将于8月1日启动系统调试,稳步推进投运进程;阿坝—成都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首个标段完成架线前转序验收工作,启动架线施工,向全线贯通加速推进;成都空港、淮州两个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正酣,年内成都负荷中心将形成500千伏“立体双环”网架格局。

铁塔银线织就愈发坚强的电网,资源配置能力、安全保障水平和清洁能源消纳能力将实现新跃升,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劲的电力引擎。

保供电护民生 数智力量显硬核

7月22日,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累计输送电量突破100亿千瓦时,达102.516亿千瓦时。自去年年底投运以来,该工程将川西地区的清洁电能输送至成都、重庆等负荷中心,特别是在今夏四川电网负荷创历史新高的背景下,为迎峰度夏期间电力稳定供应发挥关键作用。

今年夏季,四川电网面临迎峰度夏电力保供与成都世运会保电任务叠加的双重挑战。一方面,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用电需求快速增长。7月中旬,四川电网用电负荷突破7000万千瓦大关,并于17日晚达到7311万千瓦,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成都世运会将于8月7日至17日举行,对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提出更高要求。

为保障今夏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国网四川电力周密部署、多措并举,在电网建设、电源保障、需求侧管理、新技术应用等多个维度发力,构筑起坚实的电力保供体系。

——四川电网2025年迎峰度夏13项保供重点工程、10项成都世运会保电工程按期投运,成为电力保供的“硬支撑”。

——度夏前,水电蓄能、火电存煤均高于历史同期水平;负荷创新高期间,所有入川输电通道均满载运行,“储备”与“开源”并重,构筑起坚实的“粮草后盾”。

——构建900万千瓦可调负荷资源库,快速精准平衡电力供需;一批虚拟电厂接入统一运营管理平台,成为迎峰度夏保驾护航的新生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一批数智科技手段的应用,高效提升电网运维质效,为保供电注入“硬核”力量。

7月16日,在泸州市纳溪区,接收到远程指令后,无人机机巢缓缓开启,一架全自主巡检无人机腾空而起,执行迎峰度夏电网巡检任务。操作人员通过集控室大屏实时观察巡航画面,系统后台自动分析回传数据,列出通道隐患,运维人员根据点位精准消除隐患。

据介绍,机巢式全自主巡检无人机最大作业半径超50公里,克服了传统无人机难以穿透密林和险峻地形的难题,使输电导线在复杂环境中清晰可见。其自动化作业仅需 1名操作人员远程调度,巡检效率较传统人工模式显著提升,标志着四川电网超、特高压线路巡检迈入“空地协同+智能巡航”新时代。

7月21日,在位于四川天府新区的世运会智慧保电指挥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全新升级的数智保电管控平台,实时监测成都世运会开幕式场馆电气设备运行情况。屏幕上,从500千伏变电站到开幕式插座的50公里关键线路,被1∶1三维全景复现,构建起精准的“虚拟战场”。

“可以说电流流到哪里,我们就能监测管控到哪里。”国网天府新区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主管刘佳宇介绍,针对成都世运会保电需求,基于2023年成都大运会智慧保电指挥系统升级的数智保电管控平台,历经4轮优化迭代,全面聚合电网、物资、应急、气象等16类数据,拓展出故障定位跟踪、负荷动态监测等58项数智化功能,为赛事期间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全流程技术支撑。

优服务助企业 降本增效添动能

7月24日,成都市龙泉驿区的中嘉汽车制造(成都)有限公司的智能车间里,全电气化生产线高速运转,赶制出口欧洲的订单。车间一角,国网天府新区供电公司的“电力精算师”团队正结合企业用能报告,提供“一企一策”专属诊断服务,指导优化生产流程,精准降低用电成本。

当前,在广阔的内需市场与多元的外需机遇下,降本增效已成为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今年以来,国网四川电力切实服务好企业用电、办电需求,助力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营质效。

“电力精算”服务正是核心举措之一。凭借专业的电力营销知识,“电力精算师”们为企业提供能效分析,指导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开展节能降本。从中小微企业到大型头部企业,从节省几万元到几千万元……上半年,国网四川电力累计出具近8000份“电力精算”服务报告,实现降本增效达3.79亿元,为企业带来真金白银的实惠。

在雅安市石棉县,专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集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就受益于此。当地“电力精算师”团队协同企业对生产电炉进行改造升级,并运用市场策略,在不影响产能的情况下实现压降80%峰段负荷,度电均价降低27%,每年节约电费约1340万元。

针对有高可靠性用电需求的企业,“电力精算师”指导企业合理配置分布式光伏、储能等设施,在全力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求的同时,发挥“削峰填谷”作用,有效降低综合用能成本。

7月1日,位于德阳的四川津铭家具有限公司客户侧储能电站项目建成投运。该项目采用“两充两放”模式,在电网负荷低谷期充电、高峰期放电,精准匹配生产用电需求。

国网德阳供电公司组建10支“电力精算师”能效服务团队,通过监测分析企业用能数据,量身定制储能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23家企业储能项目落地建设,总规模达2.27万千瓦/4.63万千瓦时,预计年均可释放电量2400万千瓦时,节约用电成本约1600万元。

在降低企业办电成本方面,国网四川电力深化“园网共建”模式,巩固“三零”(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三省”(省力、省时、省钱)服务,将服务延伸至产业园区,实现“办电不出园”。

在四川江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四川六合特种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因产能上升急需增加1.2万千伏安用电容量。依托前期与园区成立的“电力服务专班”,当地供电公司快速响应,在减环节、压时限、降成本等关键环节持续发力,仅耗时27个工作日便完成从接入方案编制到装表接电的全流程。“供电公司将办电时间压缩至最低,节省下来的时间直接转化为生产线的快速启动和稳定运行,新增产能得以迅速释放,有力提升了我们的生产质效。”该公司负责人钟家胜表示。

随着一系列精准高效的服务组合拳持续发力,国网四川电力正不断将优化营商环境的承诺转化为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账”。这不仅有效降低企业用能成本,释放经营活力,更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为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电力动能。

附件
关联稿件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二街269号 邮编:610094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2 蜀ICP备12032651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

智能问答

微信/微博

微信

微博

新媒体矩阵

四川省国资委
国资监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