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繁 | 简 |网站支持IPV6
|
环天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天智慧)聚焦于“星、云、物”(卫星应用、云服务、物联网)三大新基建基础板块,融汇遥感应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内核,集成物联网、人工智能创新势能,自主研发“天空地一体化”与“星-云-网-端”系统服务架构,构建新型智慧城市业务集群,在全国多地广泛开展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政务等新基建项目,为全国“卫星+”智慧城市建设打造标杆范例。截至2025年5月,资产规模13亿元,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3.5亿元、净利润6468万元、缴纳税费3087万元。
一、体制机制创新深化 内生动力持续激发
一是股权治理改革纵深推进。深入贯彻落实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核心要求,创新“国有主导+市场赋能”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成功引入浪潮集团、启明星辰、海康威视等战略股东,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连续三年超110%,市场化经营能力显著提升。二是激励机制优化升级。入选四川省“天府国企综改行动”(第二批)企业名录,参照适用“双百企业”“科改企业”相关政策,全面推行经理层职业经理人制度,实行研发项目激励奖金等制度,建立公司经营指标与全员挂钩的绩效考核激励制度,打破“铁饭碗”思想,让“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增能减”成为常态,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三是市场化转型提质增效。以强有力的革新手段,有序推进公司资本市场上市计划,完成全市首家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进入四川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拟于2025年完成新三板挂牌申报,同步启动“挂牌满一年申报北交所”倒计时计划,市场化转型取得里程碑式突破。
二、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竞争能力有效跃升
一是关键技术壁垒加速构筑。设立卫星产品设计和研发、算法开发与应用两大核心技术中心,打造“研发、测试、应用、运营、维护”全链条技术体系。近三年研发投入年均增长36%,成功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荣誉称号。构建国内领先的卫星遥感数据处理体系,自主研发的AI解译算法地物要素等提取精度突破95%,遥感智能识别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自然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二是产学研深度融合。与武汉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共建创新中心、联合实验室,牵头申报国家级课题3项,累计获得有效知识产权133项,其中森林点火识别、车辆管理等遥感技术实现突破,在农业领域、智慧城市等卫星应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三是卫星星座建设重大突破。积极响应国家占频保轨及空间技术攻关战略,自主实施“环天星座”项目,成功发射10颗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具备全球高精度遥感数据采集能力,累计获取数据超过150万景,覆盖面积超过4亿平方公里,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2025年2月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22颗高分辨率光学及雷达卫星发射,预计2-3年内将构建全球领先的“光学+雷达”协同观测体系。
三、国家战略使命践行 数字经济赋能升级
一是“卫星+”标杆引领多领域监管智变。自主研发“星瞰河山”数字底座,在耕地保护、河湖治理等多个领域构建全国性智慧城市标杆应用,其中星瞰河山-天府粮仓农业遥感平台创新整合农险数据、物联网设备等多源数据,实现农业生产全流程智慧监管,打破部门信息壁垒、降低多源数据获取成本、有序提高“一图读懂”数据效率,获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先锋奖。二是预警体系创新护航应急生态安全。构建森林火灾监测、病险水库预警系统,助力四川省河湖“清四乱”执法效率提升30%,碳汇核算精度突破90%。积极响应四川省委省政府“卫星+应急救灾”相关需求,为地面沉降、洪涝、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提供“预报-预警-预演-预案-评估-抢险”全链条数据支撑,在宜宾山体滑坡等突发事件中实现小时级应急响应。三是卫星资源整合共建数字中国新局。牵头组建中国商业卫星星座联盟,整合12家卫星头部企业200余颗在轨卫星资源,共同推动行业生态建设,协同打造行业标准。成功举办两届“院士眉山行”活动暨卫星产业发展大会,搭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高端平台,构建“卫星+智慧城市”生态格局,全力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