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 |

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专区
年底出川大通道再+1 川滇最高索塔斜拉桥顺利合龙
来源:宣传工作处            时间:2025年08月21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8月20日下午3时许

随着最后一根钢杆件吊装到位

横跨川滇两省的宜攀高速

新市金沙江特大桥顺利合龙

标志着这座四川省内

同类型在建最大规模

钢桁梁斜拉桥主体结构完工

开启大桥路面、交安等

后续工程的施工阶段

为宜攀高速全线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届时,川滇两省将新增一条

高速公路大通道

新市金沙江特大桥由蜀道集团川高公司投资、四川省公路院设计、四川路桥交建集团承建,连接四川屏山县新市镇与云南绥江县南岸镇,是川滇两省的重要交通纽带。

△宜攀高速新市金沙江特大桥远景合龙

桥位区地质条件复杂,临水临崖,施工场地狭窄,并且常年受峡谷强风影响,在极端天气下,实测风速达32.9米/秒,相当于12级大风,整桥钢桁梁重2.2万吨,相当于3个埃菲尔铁塔重量。大桥钢桁梁吊装拼接,需达到毫米级超高精度。摆在新市金沙江特大桥建设团队面前的,是一个集“高、大、险、精”于一体的复合型难题。

△宜攀高速新市金沙江特大桥远景

为什么要修这么高的索塔?

如何实现顺利合龙?

创新施工方法

化整为零,桥体部件实现高空组装

远眺宜攀高速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桥体与两侧山谷几乎形成“H”形。宜宾屏山新市镇一侧山体的坡度最高达到73度,从云南一侧望去,翠绿色的山体宛如一道绿幕从天而降,压迫感扑面而来。

陡峭的山体临江而立,给岸边留下狭窄的施工场地。这意味着,传统的现场拼接再吊装的施工方法受到场地和重量限制,无法用于新市金沙江特大桥建设。

△新市金沙江特大桥。 罗顺 摄

“地上没有空间,就把场地搬到‘天上’去。”蜀道集团四川沿江宜金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全凯介绍,大桥建设过程中使用了“空中散拼三步法”,在空中将零散部件整合成整体,改变了传统的整体吊装模式。

而“天上”本没有空间。施工人员利用宝瓶形状的索塔,从塔上向两端延伸作业平台。首先利用330米高的塔吊将桥体需要的钢材分批吊升至120米高的空中平台,再在平台上将钢材焊接成三角形或矩形的桁片,共同组成桁架梁,像“拼积木”一样组成桥体的结构。由于拼装在空中完成,单件吊装的重量降低60%,难度大大降低,突破了场地与吊装重量的制约。

△新市金沙江特大桥远景

传统钢桥桥面容易“疲劳”开裂,大桥建设团队在国内首创了板桁结合主梁形式,将桥体设计为多层结构。最底部的钢桁架提供力量支撑,上面覆盖一层钢板,桥面上现场浇筑钢筋混凝土面板,之后再铺设沥青,这样的复合型桥面大大增强了桥面耐久性。相较传统钢筋混凝土制成的桥面,减少了一半的重量。

巧用智慧工艺

200余个智能传感器助力精准控制

新市金沙江特大桥全长1867米,主跨680米,是川内同类型在建最大规模的钢桁梁斜拉桥。如此长的距离,施工团队从桥体两端施工,实际误差如何控制在毫厘之间?更具挑战性的是,由于夏季气温变化,桥体热胀冷缩,合龙前最后一段钢结构体的长度为8.8米,最终实际留出的缝隙只有8.6米,如何实现顺利合龙?

△合龙施工现场

即将合龙的桥面两端,分别安装有4组黑盒子。这些被称作毫米波雷达的设备,从桥面建设初期就开始运行,能够24小时监测两端作业面有没有“对齐”,此外还能清晰看出周边环境对大桥产生的影响。

“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所在的峡谷,风力最大可以达到12级,两条支流在这里汇入金沙江,这些都在对桥体产生影响。”蜀道集团四川路桥交建公司宜攀高速新金段ZX1合同段项目总工夏明强介绍,为确保钢桁梁吊装拼接的超高精度,大桥上布设了200余个智能传感器,斜拉索的张拉力和钢桁梁安装高度都能实现动态调整,从而确保桥梁线性控制精准,最终在百米高空实现难度极高的毫米级精度合龙。

△宜攀高速新市金沙江特大桥合龙现场。 罗顺 摄

应对气温变化带来的热胀冷缩问题,大桥两侧铺设了钢轨,距离合龙点300余米的位置有两台拖拉装置,各自能产生300吨左右的拉力,可以利用大桥两侧的余量空间,拉出足以安装最后一段钢结构体的空间。“这种无应力合龙技术是国内领先的施工技术,适合应对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所处的温差较大的环境。”夏明强介绍。

目前宜攀高速全线正全力推进西宁河特大桥、卡哈洛金沙江特大桥、川滇金沙江特大桥、锦屏隧道、卡哈洛1号隧道、元宝山隧道、宁南隧道、宁会隧道等重点工程建设。预计今年底将完成绥江支线、新街互通至会东北互通、芦稿枢纽互通至春江枢纽互通和麻地坪互通至白鹤滩互通共计80公里建设。

延伸阅读

宜攀高速横跨宜宾市屏山县、凉山州雷波县、金阳县、布拖县、宁南县、会理市、会东县等,接已建成的G4216线攀枝花至丽江段高速公路,全长446.36公里(主线全长426.93公里,支线长19.43公里),双向四车道标准建设,设计时速80公里,全线桥隧比84%,概算总投资934.3亿元,平均单公里造价约2.1亿元,是目前国内高速公路建设史上单体投资规模最大、四川境内建设里程最长、国内建设施工最高难度等级的高速公路项目,是成都通往攀西经济区、贯通南亚、通江达海的重要出川大通道,也是服务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的生命线。

项目分为屏山新市至金阳段、金阳至宁南段、宁南至攀枝花段三段建设,目前已建成金江枢纽互通至会东北互通、新街互通至宁南互通和春江枢纽互通至对坪互通。全线建成后,将结束凉山州雷波县、金阳县、布拖县不通高速的历史,进一步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络,极大缩短川南、攀西与云南的时空距离。成都至凉山腹地金阳的车程有望从8小时缩短至4小时左右,宜宾至攀枝花车程有望从10小时缩短至6小时左右,有助于推动沿线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

年底出川大通道再+1 川滇最高索塔斜拉桥顺利合龙

来源:宣传工作处 时间:2025年08月21日

8月20日下午3时许

随着最后一根钢杆件吊装到位

横跨川滇两省的宜攀高速

新市金沙江特大桥顺利合龙

标志着这座四川省内

同类型在建最大规模

钢桁梁斜拉桥主体结构完工

开启大桥路面、交安等

后续工程的施工阶段

为宜攀高速全线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届时,川滇两省将新增一条

高速公路大通道

新市金沙江特大桥由蜀道集团川高公司投资、四川省公路院设计、四川路桥交建集团承建,连接四川屏山县新市镇与云南绥江县南岸镇,是川滇两省的重要交通纽带。

△宜攀高速新市金沙江特大桥远景合龙

桥位区地质条件复杂,临水临崖,施工场地狭窄,并且常年受峡谷强风影响,在极端天气下,实测风速达32.9米/秒,相当于12级大风,整桥钢桁梁重2.2万吨,相当于3个埃菲尔铁塔重量。大桥钢桁梁吊装拼接,需达到毫米级超高精度。摆在新市金沙江特大桥建设团队面前的,是一个集“高、大、险、精”于一体的复合型难题。

△宜攀高速新市金沙江特大桥远景

为什么要修这么高的索塔?

如何实现顺利合龙?

创新施工方法

化整为零,桥体部件实现高空组装

远眺宜攀高速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桥体与两侧山谷几乎形成“H”形。宜宾屏山新市镇一侧山体的坡度最高达到73度,从云南一侧望去,翠绿色的山体宛如一道绿幕从天而降,压迫感扑面而来。

陡峭的山体临江而立,给岸边留下狭窄的施工场地。这意味着,传统的现场拼接再吊装的施工方法受到场地和重量限制,无法用于新市金沙江特大桥建设。

△新市金沙江特大桥。 罗顺 摄

“地上没有空间,就把场地搬到‘天上’去。”蜀道集团四川沿江宜金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全凯介绍,大桥建设过程中使用了“空中散拼三步法”,在空中将零散部件整合成整体,改变了传统的整体吊装模式。

而“天上”本没有空间。施工人员利用宝瓶形状的索塔,从塔上向两端延伸作业平台。首先利用330米高的塔吊将桥体需要的钢材分批吊升至120米高的空中平台,再在平台上将钢材焊接成三角形或矩形的桁片,共同组成桁架梁,像“拼积木”一样组成桥体的结构。由于拼装在空中完成,单件吊装的重量降低60%,难度大大降低,突破了场地与吊装重量的制约。

△新市金沙江特大桥远景

传统钢桥桥面容易“疲劳”开裂,大桥建设团队在国内首创了板桁结合主梁形式,将桥体设计为多层结构。最底部的钢桁架提供力量支撑,上面覆盖一层钢板,桥面上现场浇筑钢筋混凝土面板,之后再铺设沥青,这样的复合型桥面大大增强了桥面耐久性。相较传统钢筋混凝土制成的桥面,减少了一半的重量。

巧用智慧工艺

200余个智能传感器助力精准控制

新市金沙江特大桥全长1867米,主跨680米,是川内同类型在建最大规模的钢桁梁斜拉桥。如此长的距离,施工团队从桥体两端施工,实际误差如何控制在毫厘之间?更具挑战性的是,由于夏季气温变化,桥体热胀冷缩,合龙前最后一段钢结构体的长度为8.8米,最终实际留出的缝隙只有8.6米,如何实现顺利合龙?

△合龙施工现场

即将合龙的桥面两端,分别安装有4组黑盒子。这些被称作毫米波雷达的设备,从桥面建设初期就开始运行,能够24小时监测两端作业面有没有“对齐”,此外还能清晰看出周边环境对大桥产生的影响。

“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所在的峡谷,风力最大可以达到12级,两条支流在这里汇入金沙江,这些都在对桥体产生影响。”蜀道集团四川路桥交建公司宜攀高速新金段ZX1合同段项目总工夏明强介绍,为确保钢桁梁吊装拼接的超高精度,大桥上布设了200余个智能传感器,斜拉索的张拉力和钢桁梁安装高度都能实现动态调整,从而确保桥梁线性控制精准,最终在百米高空实现难度极高的毫米级精度合龙。

△宜攀高速新市金沙江特大桥合龙现场。 罗顺 摄

应对气温变化带来的热胀冷缩问题,大桥两侧铺设了钢轨,距离合龙点300余米的位置有两台拖拉装置,各自能产生300吨左右的拉力,可以利用大桥两侧的余量空间,拉出足以安装最后一段钢结构体的空间。“这种无应力合龙技术是国内领先的施工技术,适合应对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所处的温差较大的环境。”夏明强介绍。

目前宜攀高速全线正全力推进西宁河特大桥、卡哈洛金沙江特大桥、川滇金沙江特大桥、锦屏隧道、卡哈洛1号隧道、元宝山隧道、宁南隧道、宁会隧道等重点工程建设。预计今年底将完成绥江支线、新街互通至会东北互通、芦稿枢纽互通至春江枢纽互通和麻地坪互通至白鹤滩互通共计80公里建设。

延伸阅读

宜攀高速横跨宜宾市屏山县、凉山州雷波县、金阳县、布拖县、宁南县、会理市、会东县等,接已建成的G4216线攀枝花至丽江段高速公路,全长446.36公里(主线全长426.93公里,支线长19.43公里),双向四车道标准建设,设计时速80公里,全线桥隧比84%,概算总投资934.3亿元,平均单公里造价约2.1亿元,是目前国内高速公路建设史上单体投资规模最大、四川境内建设里程最长、国内建设施工最高难度等级的高速公路项目,是成都通往攀西经济区、贯通南亚、通江达海的重要出川大通道,也是服务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的生命线。

项目分为屏山新市至金阳段、金阳至宁南段、宁南至攀枝花段三段建设,目前已建成金江枢纽互通至会东北互通、新街互通至宁南互通和春江枢纽互通至对坪互通。全线建成后,将结束凉山州雷波县、金阳县、布拖县不通高速的历史,进一步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络,极大缩短川南、攀西与云南的时空距离。成都至凉山腹地金阳的车程有望从8小时缩短至4小时左右,宜宾至攀枝花车程有望从10小时缩短至6小时左右,有助于推动沿线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

附件
关联稿件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二街269号 邮编:610094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2 蜀ICP备12032651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

智能问答

微信/微博

微信

微博

新媒体矩阵

四川省国资委
国资监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