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日历
|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繁 | 简 |网站支持IPV6
|
|||||||||||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府新区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建设公园城市。2020年,中央明确提出“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经过“十四五”时期的建设,公园城市理念不仅已融入成都人的生活日常,还在巴蜀大地上持续指导着我们新的实践。不久前召开的省委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在全面打造“公园城市、安逸家园”上下功夫,加快建设具有四川特色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临近年底,成都公园城市建设又有新进展。位于双流区九江街道的绿地项目正式竣工开放;与此同时,位于成华区的桂林公园也开工建设;此外,骑龙绿轴公园一期项目的启动,也将为周边居民带来一个无界多维的立体绿廊公园。
中建西南院景观院骑龙公园项目景观专业负责人 陈军:以这个生态、绿色、共享和智慧科普为主要的理念,提供了他们(周边居民)想要的理想中的一个公园(和)一个生活方式,一期计划是今年年底就会基本上呈现。
贯彻落实总书记“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的重要指示,建设示范区的五年来,成都不断增加绿色空间和生态产品供给,接连上新的公园成为了城市拔节生长最生动的注脚,不断延伸的天府绿道发展为城市的生态脉络。在湖畔和公园里骑行、遛娃、露营的场景,共同绘就了一幅动静相宜的城市画卷。
成都市公园城市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古利军:成都市持续构建内涵式、可持续的全域公园体系,已累计建成各类公园1500余个,打造天府绿道体系9800余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升至45.8%。
公园城市,并非仅仅是生态的叠加,更是一种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目标的城市进化新模式。2025年前三季度,成都经济总量达1.82万亿元。五年间,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规模突破1万亿元,形成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国家级产业集群17个,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全市规上企业增至2.2万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354家,位居中西部地区第一。
沃飞长空首席产品官 屠强:公园城市未来一定是一个立体化的出行方式跟生活空间,去年5月份我们的全球总部基地也是正式落户了四川成都,希望能够在这里面作为我们交通载具的主机企业能够发挥更多的作用。
在成都,工作与生活自有美好的默契。看一场展览、泡一壶清茶、读一本佳作……这种被网友誉为“天花板”的慢生活,正是成都诗意栖居的生动缩影。
成都市金牛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公共文化科科长 庄新航:美术馆会常年举办国内外高品质的艺术展览,在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除了有造型别致的书山,海量的图书,还常年举办图书馆之夜等品牌性的阅读活动。
打造更为便捷、更有品质、更加幸福的生活家园。五年间,成都医疗卫生机构由11954个增至14344个,建成60多家社区托育中心,15分钟便民生活圈加速织就,轨道交通站点800米覆盖范围的中心城区通勤人口比例居全国第二位,演唱会、顶级赛事、文化活动纷纷落户成都。
成都市民 韩女士:开放式的公园很漂亮,这些文化生活、图书馆对这些小朋友还有大人也是一个比较惬意休闲的场所,我觉得在成都还是非常幸福的。
城市能级提升,总伴随着“成长的烦恼”。成都则以“寓活力于秩序,建秩序于活力”从容破题:一边是新区拔节生长,一边是旧城有机更新。以武侯区玉林东路为例,改造中不仅挖掘“老成都记忆”,将老旧墙面变为艺术绘本墙,还引入了独立书店、买手店等新业态。
成都市民:又有时尚,又可以休闲,然后也很有烟火气。
作为国内首批启动智慧交通建设的城市之一,成都持续升级“城市交通大脑”;因地制宜划分12.4万个微网格,构建起“3+1”网格体系全覆盖;成都智算中心已面向智慧城市、交通等11个行业打造330余个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目前,成都在全国数字百城排名中位列第8。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城市发展研究所(公园城市示范区研究所)所长 杨婷婷:公园城市示范区引领下的成都经济总量上也成为了第三个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的副省级城市,连续16年获评最具幸福感城市。
从“首提地”到“示范区”,从“公园”起笔,到绘就“安逸”新图景。多年的实践中,成都探索出一条通向宜居、韧性、智慧的发展路径,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一份可感可及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