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日历
|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繁 | 简 |网站支持IPV6
|
|||||||||||

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卡麦换流站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工作,预计将于今年底投入运行。 刘钦虎 摄

国网四川电力直流中心检修人员在锦屏±800千伏特高压换流站高端阀厅内检修换流阀。 田海 摄

在阿坝—成都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现场,作业人员开展铁塔螺栓紧固工作。李萌 摄
□文学 高珩瑞
数读
“十四五”电网建设成就
特高压建设
建设“四直一交”特高压工程,将形成“八直十二交”跨省枢纽电网,跨省跨区输电能力提升至6260万千瓦,较“十三五”末实现翻番
电网重点项目
累计投运47个500千伏项目,新增 500 千伏变电站、开关站17座
区域电网建设
目前,全省500千伏的骨架网络线路超2.1万公里,在国网经营区居第1位;500千伏变电站增至69座,在国网经营区居第2 位。成都500千伏“立体双环”网架即将建成,电网承载能力将比“十三五”末实现翻番
配网建设
完成农网巩固提升工程5700余个、城市配电网项目2400余个,配网可靠性持续提高
科技创新
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12项,数量创历史新高
优化营商环境
全面推行“三零”“三省”服务,“十四五”以来为94万户居民、60万户小微企业提供“三零”服务,为8.6万户高压客户提供“三省”服务,切实降低办电成本
11月24日清晨,乐山市井研县天府南1000千伏变电站内,一台台主变压器平稳运行,将来自远方的清洁电能逐级降压,并源源不断输送到城乡各地。70公里外,眉山市仁寿县腾赢量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粮食烘干中心机器轰鸣。“现在电力稳定,每天能烘干水稻60吨。”合作社负责人范琨欣说,育苗、灌溉、烘干,电力助力今年粮食产量大幅提升。来自甘孜雪域高原的清洁电能,转瞬之间经过各级电网输送到千家万户。这一奇迹背后,是四川电网主干网架的跨越式升级。去年12月,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正式投运。作为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该工程历史性地将四川电网电压等级从500千伏提升至1000千伏,成为西南地区能源安全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
“十四五”以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四川电力)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电网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持续优化骨干网架,全面提升供电保障能力。从迎峰度夏到抗震救灾,从重大活动保电到优化营商环境,电力人始终冲锋在前,以稳定电能和暖心服务点亮万家灯火,为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强枢纽 织密能源大动脉
四川水能丰沛,风能、光能资源富集,清洁能源发展潜力巨大。预计到“十四五”末,全省电网总装机容量将突破1.5亿千瓦,其中水电装机约1亿千瓦,装机规模与发电量均居全国首位。
如何将山川峡谷间的清洁能源转化为发展动能?“十四五”期间,国网四川电力着力构建坚强枢纽电网,以特高压工程为引领,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推进,焕然一新的能源格局正在四川加速形成。
特高压建设方面,“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在四川建设“四直一交”特高压工程,雅中—江西、白鹤滩—江苏、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及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相继建成投运,金上—湖北特高压工程也将于今年内投运。到年底,四川将形成“八直十二交”跨省枢纽电网,与华东、华中、西北及重庆、西藏等地电网互联,跨省跨区输电能力提升至6260万千瓦,较“十三五”末实现翻番。
在攀西清洁能源基地,500千伏攀西电网优化改造工程于今年6月竣工投运,四川电网实现结构性升级。“工程投运有力促进了清洁能源开发与消纳,助力凉山州经济社会发展。”凉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建设管理科负责人冉永国表示。
以攀西电网优化改造工程为代表,“十四五”期间,国网四川电力累计投运47个500千伏项目,新增500千伏变电站、开关站17座。目前,四川已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电压等级最多、运行最复杂的超大型枢纽电网,主网覆盖全省各市(州)。
2022年四川遭遇极端天气后,国网四川电力于2023年初启动电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进一步加快电网建设步伐。今年3月,《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电网规划建设的决定》公布并施行。这是四川首部省级电网规划专项立法,为重大电力布局规划提供法律保障,为电网高效建设奠定制度基础。
眼下,四川电网建设者们正马不停蹄、全力攻坚,多个关键项目不断刷新进度条。
“大国重器”建设取得新突破——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预计年内投运,每年可外送清洁电能约400亿千瓦时;阿坝—成都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正值组塔高峰,未来将实现清洁能源更高质量就地消纳和更大范围优化配置。
区域电网持续优化升级——成都500千伏“立体双环”网架正在完成最后“拼图”,电网承载能力将较“十三五”末实现翻番;盐源50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内江迎祥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8项迎峰度冬工程正陆续投运,全力为冬季保供保暖工作备足“马力”。
强保障 筑牢电力安全盾
10月17日,在广元市苍溪县石马镇千佛村10千伏单华线工程现场,钻孔立杆一体机伸出机械臂,精准定位、自动钻孔、吊装电杆……不到半小时,一根12米高的电杆便矗立田间,施工效率较人工作业成倍提升。当地供电公司大力推广配网机械化施工,实现流程自动化与精准化,显著提升作业效率,降低安全风险。
在夯实主干电网的同时,配电网作为“毛细血管”,是电力稳定供应的重要环节。“十四五”期间,国网四川电力积极推进配网建设改造,完成农网巩固提升工程5700余个、城市配电网项目2400余个,配网可靠性持续提高。
国网四川电力还将光伏、储能项目等作为电力保障的有效补充,通过政策引导与技术支持,推动清洁能源就地消纳。在阿坝州,红原雅克光伏电站100万千瓦光伏项目的“蓝色矩阵”经红原220千伏变电站汇入四川电网,驱动成渝地区的机器轰鸣,点亮千家万户的灯火;在攀枝花市,当地供电公司协助建设3000余个分布式光伏项目,装机容量约36.7万千瓦,年输送电能3.25亿千瓦时,在增强本地供电能力的同时缓解高峰时段电网压力,实现能源转型与民生保障的双赢。
电网供电能力提升与用电负荷增长趋势高度匹配。“十四五”期间,四川电网最大用电负荷从2020年的4701.2万千瓦跃升至2025年的7418.6万千瓦,增长57%,折射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电网可靠支撑的良性互动。
科技创新是供电能力提升的“硬支撑”。“十四五”期间,国网四川电力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12项,数量创新高。去年6月,世界首套电网侧构网型静止无功发生器(SVG)设备在成都500千伏广都变电站、玉堤变电站投入运行,最高过载输出能力达7.5倍,提升±500千伏德宝直流线路丰期送电能力100万千瓦以上,大幅提升电网迎峰度夏保供能力。
在重大活动保障中,科技力量凸显。“十四五”期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第12届世界运动会在成都举办。作为电力保障的“国家队”,国网四川电力持续迭代升级“数智保电管控平台”,零差错圆满完成保电任务,为赛事提供了坚强的供电保障和服务支撑。该平台聚合电网、物资、应急、气象等16类数据,首次实现供电路径的“全透视”——从500千伏变电站到开幕式插座的50公里关键线路,以1∶1的比例进行三维全景复现,构建起覆盖电力供应全链条的智慧防线。系统平均29毫秒即可完成故障设备的精准切除与隔离,实现关键设备故障排除“零感知”。
在赛场,以专业守护璀璨灯火;遇灾时,以铁肩担当点亮希望。
电力铁军始终冲锋在前。去年7月20日,雅安市汉源县马烈乡新华村因暴雨突发山洪泥石流灾害,国网四川电力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积极组织队伍修复受损电力设施,全力以赴抢险救援保供电。徒手攀爬突兀的岩石、陡峭的悬崖,驾驶冲锋舟劈波斩浪,乘坐“铁笼”飞跃湍急河流……不到5个小时,电力抢险队伍就利用应急发电车和小型发电机实现政府前线指挥部、临时安置点供电,为灾区群众点燃一盏盏象征着希望和温暖的明灯。
“十四五”期间,国网四川电力着力构建现代一流应急体系,应用新一代应急指挥系统,实现处置全链条可视化,建立跨省协同与资源共享机制,组建1500余支专业应急队伍,具备2小时同步开展5个区域电力抢险能力,高效应对地震、山火、暴雨山洪、泥石流等较大自然灾害,牢牢守住电网安全和民生用电底线。
强惠民 提升服务暖人心
“供电公司提前为我们检查冷库和设备线路,确保石榴储存安全,快速新鲜送达客户手中。”在凉山州会理市万顷石榴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左子文对上门服务的国家电网四川电力(凉山会理)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表示感谢。队员们对果农集中区配电线路开展无人机巡检与红外测温,提前消除隐患,并安排应急发电车和团队,助力石榴新鲜上市。
2024年8月,中央宣传部授予国网四川电力成都高新连心桥党员服务队“时代楷模”称号。以此为契机,国网四川电力特别制定“学习时代楷模 践行为民宗旨”党员示范带动十项行动,推出深化为民服务十项措施。全省528支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7000余名队员活跃在基层一线,架起一座座党群“连心桥”。
电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十四五”以来,国网四川电力在保障电力安全的同时,始终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以创新服务惠及民生,持续升级服务手段,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用能需要。
“以前装充电桩要跑物业开证明、盖章,来回好几趟。现在带身份证和车位产权证,直接在‘网上国网’申请,又快又方便。”11月11日,成都高新区誉峰小区居民李女士在完成充电桩报装后称赞道。
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普及,充电桩报装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国网四川电力在成都、宜宾、达州等地试点推广“一小区一证明”模式,协同小区业委会、物管公司,筛选供电容量充裕、配电设备运行良好、充电桩报装需求旺盛的小区,以小区为单位统一出具证明材料,减少用户提交资料数量,缩短办电时长。
国网四川电力坚决履行托底性帮扶责任,在帮扶凉山州喜德县的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系统施策、长效发展”,构建覆盖电网保障、技能赋能、光伏+、特色农业的立体帮扶体系;政企共建凉山新时代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累计培训330人次;发展特色种植业,在阿吼村、三合村发展林下种植淫羊藿等一批标杆项目,有效激发内生动力。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国网四川电力在创新服务上做“加法”——联合四川省能源局推出“获得电力一件事一次办”,实现业务一站式办理、并联审批;首创“村网、社网、园网共建”模式,融入基层治理,客户经理驻点各级便民服务中心,推动服务直达“最后一公里”。
在优化流程上做“减法”——全面推行“三零”“三省”服务,“十四五”以来为94万户居民、60万户小微企业提供“三零”服务,为8.6万户高压客户提供“三省”服务,切实降低办电成本。“今年3月,我们采纳电管家建议,将基本电费计算方式改为需量,累计节省电费234万元。”四川美丰化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表示。
服务体验优化还体现在智能化办理上。在国网四川电力资阳雁江供电分公司沱东新区营业厅,市民王先生通过“网上国网”APP“刷脸办电”快速办理了低压新装业务,“以前办业务要带证件填表格,现在刷脸就能办,太方便了。”
国网四川电力打通政企数据,实现身份证、营业执照等证照共享,提升“刷脸办”“一证办”应用率,各市(州)实现报装业务“异地通办”,办电体验持续优化。
“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新程将启。国网四川电力将乘势而上,科学擘画新蓝图,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提供更加安全、绿色、高效、智慧的能源支撑,奋力谱写四川电网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为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