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 |

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专区
四川日报丨多个气象站点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全省用电负荷四创新高
今夏“不缺电”,四川是如何做到的?
来源:四川日报            时间:2025年09月02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扫描二维码,看四川是如何做到今夏不缺电的。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欣忆

问题

●在极端高温和用电负荷屡创新高的情况下,四川电网是如何做到运行平稳,未出现大规模用电紧张情况的?

回答

●启动电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新建、改建及扩建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45座、线路超8000公里

●迎峰度夏前明确存水、存煤、储气目标,将电、水、煤等纳入统一调度

●通过虚拟电厂建立响应池,聚少成多解决负荷缺口

●川渝之间电网联系紧密,两地能实现错峰互济

结论

●电网升级、能源储备、科技赋能、全民参与和跨省协作五大举措共同作用,确保四川今夏不缺电

今夏四川经历了三轮大范围高温天气,多个气象站点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全省用电负荷四次刷新历史纪录,最高接近7419万千瓦。在极端高温和用电负荷屡创新高情况下,四川电网是如何做到运行平稳,未出现大规模用电紧张情况的?近日,我到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等地寻找答案。

升级电网

为保供打通“任督二脉”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是四川电网的调度“大脑”。该中心副主任袁贵川介绍,2022年四川遭遇“四最叠加”极端天气导致供电紧张后,四川电网启动电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新建、改建及扩建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45座、线路超8000公里,规模空前。今年上半年,四川电网2025年13项迎峰度夏保供重点工程投运,累计新建输电线路704公里,新增变电容量962万千伏安,整体提升各级电网供电能力655万千瓦。

电网升级,为保供打通“任督二脉”,电源方面的准备又如何呢?

袁贵川介绍,为确保发电“粮草”充足,四川在迎峰度夏前就明确了存水、存煤、储气目标。截至6月30日,水库蓄能比达57.3%,存煤453万吨,均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此外,四川今年创新实施“五调联动”机制,将电、水、煤、气乃至“雨调”(人工增雨)纳入统一调度,最大限度保障能源供应。在电源方面,随着四川达州燃气电站二期工程、华电内江白马燃机示范项目2号机组相继投产,新增装机容量达900多万千瓦。

除了看得见的发电厂,虚拟电厂也在电力保供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成都倍特数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数字能源事业部部长刘珂名展示了一整面大屏,它可实时监测成都高新西区的用电情况,区域内的负荷类、电源类可调节资源等信息也一目了然。成都高新西区虚拟电厂就“建”在此处。

“在今夏用电最紧张时刻,其调节能力达1.18万千瓦,相当于一座小型水电站。”刘珂名举例,假设一个片区的负荷缺口是1万千瓦,如果没有虚拟电厂,以往主要的解决方式是让负荷较大的企业降负荷,这对企业生产经营必然造成影响。而虚拟电厂通过建立响应池,这家企业降100千瓦,那家企业降50千瓦,这种聚少成多、聚沙成塔的方式,既解决了负荷缺口,也使企业生产没有受到实质性影响。

全民参与

助力安然度过用电高峰

安然度过用电高峰,离不开全民参与。自5月1日起,四川执行新的工商业分时电价政策,并引入灵活尖峰电价机制,引导工商业用户调整生产时序,避开居民生活用电高峰错峰生产,同时还能节省用电成本。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市场营销部市场处副处长杨博惟介绍,8月5日,四川用电负荷创下新高,当天分时电价引导用户削减高峰负荷约300万千瓦,起到重要作用。

许多新能源车主也加入“电力保卫战”,在高峰时段把车里的电“卖”给电网。此外,电力部门还推出市场化需求响应措施,工商业用户可通过在高峰时段主动降低用电负荷获取补偿。

“邻居重庆也送来‘助攻’。”袁贵川介绍,川渝之间电网联系紧密,两地用电负荷存在差别,四川一般在晚上9点左右达到用电负荷最高峰,重庆则一般在下午达到最高峰,两地能实现错峰互济。

“电力富余时把电卖出去,用电高峰期从省外买回来。”四川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宏图介绍,今年四川积极从陕西、宁夏、湖南、江西、甘肃等省份购电,首次在晚高峰从湖南购电,并充分利用德宝直流、渝鄂背靠背等跨区通道,外购电量价优于去年。

尽管今年电力保供平稳,但四川仍坚持底线思维,提前备齐900万千瓦响应能力,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省能源局还牵头制定今年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工作方案、节约用电方案、市场化需求响应方案等,建立迎峰度夏能源电力防控联合调度机制。

四川今夏为何不缺电?我找到的答案是电网升级、能源储备、科技赋能、全民参与和跨省协作五大举措。

四川日报丨多个气象站点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全省用电负荷四创新高
今夏“不缺电”,四川是如何做到的?

来源:四川日报 时间:2025年09月02日

扫描二维码,看四川是如何做到今夏不缺电的。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欣忆

问题

●在极端高温和用电负荷屡创新高的情况下,四川电网是如何做到运行平稳,未出现大规模用电紧张情况的?

回答

●启动电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新建、改建及扩建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45座、线路超8000公里

●迎峰度夏前明确存水、存煤、储气目标,将电、水、煤等纳入统一调度

●通过虚拟电厂建立响应池,聚少成多解决负荷缺口

●川渝之间电网联系紧密,两地能实现错峰互济

结论

●电网升级、能源储备、科技赋能、全民参与和跨省协作五大举措共同作用,确保四川今夏不缺电

今夏四川经历了三轮大范围高温天气,多个气象站点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全省用电负荷四次刷新历史纪录,最高接近7419万千瓦。在极端高温和用电负荷屡创新高情况下,四川电网是如何做到运行平稳,未出现大规模用电紧张情况的?近日,我到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等地寻找答案。

升级电网

为保供打通“任督二脉”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是四川电网的调度“大脑”。该中心副主任袁贵川介绍,2022年四川遭遇“四最叠加”极端天气导致供电紧张后,四川电网启动电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新建、改建及扩建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45座、线路超8000公里,规模空前。今年上半年,四川电网2025年13项迎峰度夏保供重点工程投运,累计新建输电线路704公里,新增变电容量962万千伏安,整体提升各级电网供电能力655万千瓦。

电网升级,为保供打通“任督二脉”,电源方面的准备又如何呢?

袁贵川介绍,为确保发电“粮草”充足,四川在迎峰度夏前就明确了存水、存煤、储气目标。截至6月30日,水库蓄能比达57.3%,存煤453万吨,均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此外,四川今年创新实施“五调联动”机制,将电、水、煤、气乃至“雨调”(人工增雨)纳入统一调度,最大限度保障能源供应。在电源方面,随着四川达州燃气电站二期工程、华电内江白马燃机示范项目2号机组相继投产,新增装机容量达900多万千瓦。

除了看得见的发电厂,虚拟电厂也在电力保供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成都倍特数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数字能源事业部部长刘珂名展示了一整面大屏,它可实时监测成都高新西区的用电情况,区域内的负荷类、电源类可调节资源等信息也一目了然。成都高新西区虚拟电厂就“建”在此处。

“在今夏用电最紧张时刻,其调节能力达1.18万千瓦,相当于一座小型水电站。”刘珂名举例,假设一个片区的负荷缺口是1万千瓦,如果没有虚拟电厂,以往主要的解决方式是让负荷较大的企业降负荷,这对企业生产经营必然造成影响。而虚拟电厂通过建立响应池,这家企业降100千瓦,那家企业降50千瓦,这种聚少成多、聚沙成塔的方式,既解决了负荷缺口,也使企业生产没有受到实质性影响。

全民参与

助力安然度过用电高峰

安然度过用电高峰,离不开全民参与。自5月1日起,四川执行新的工商业分时电价政策,并引入灵活尖峰电价机制,引导工商业用户调整生产时序,避开居民生活用电高峰错峰生产,同时还能节省用电成本。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市场营销部市场处副处长杨博惟介绍,8月5日,四川用电负荷创下新高,当天分时电价引导用户削减高峰负荷约300万千瓦,起到重要作用。

许多新能源车主也加入“电力保卫战”,在高峰时段把车里的电“卖”给电网。此外,电力部门还推出市场化需求响应措施,工商业用户可通过在高峰时段主动降低用电负荷获取补偿。

“邻居重庆也送来‘助攻’。”袁贵川介绍,川渝之间电网联系紧密,两地用电负荷存在差别,四川一般在晚上9点左右达到用电负荷最高峰,重庆则一般在下午达到最高峰,两地能实现错峰互济。

“电力富余时把电卖出去,用电高峰期从省外买回来。”四川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宏图介绍,今年四川积极从陕西、宁夏、湖南、江西、甘肃等省份购电,首次在晚高峰从湖南购电,并充分利用德宝直流、渝鄂背靠背等跨区通道,外购电量价优于去年。

尽管今年电力保供平稳,但四川仍坚持底线思维,提前备齐900万千瓦响应能力,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省能源局还牵头制定今年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工作方案、节约用电方案、市场化需求响应方案等,建立迎峰度夏能源电力防控联合调度机制。

四川今夏为何不缺电?我找到的答案是电网升级、能源储备、科技赋能、全民参与和跨省协作五大举措。

附件
关联稿件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二街269号 邮编:610094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2 蜀ICP备12032651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

智能问答

微信/微博

微信

微博

新媒体矩阵

四川省国资委
国资监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