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繁 | 简 |网站支持IPV6
|
就在上周,《四川省“数据要素×”重点工作方案(2025—2026年)》印发,以数字化赋能千行百业转型升级,助力我省加快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乘“数”而上的四川,如何打开高质量发展新空间?一起来看。
在德阳东方电机绿色智能焊接数字化车间,自动化、智能化设备高效运转,眼下,该车间正在为新疆哈密抽水蓄能项目的大部件进行焊接。
东方电机焊接分厂智能焊接一组焊工 陈康:以往需要四个成熟焊工的作业内容,现在我一个人就可以完成。
当焊接技术“搭乘”数字化快车,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产品合格率更是达到了99%,并通过数据采集和定量化分析,使管理决策更科学。该数字化车间预计将于今年底全面建成。
东方电机焊接分厂副厂长 杨军:车间目前配置20台套自动化装备、焊接机器人,车间80%以上的工作由自动化装备、机器人去完成。相比以前,我们的制造效率实现了翻倍。
数字赋能,也让农业生产“更聪明”。眼下正值水稻收获的季节,在四川天府新区北斗镇,当地正依托“卫星遥感+AI算法”的智慧巡田模式,对近3万亩农田进行动态监测,精准评估作物长势。
环天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振宇:目前,我们已开发出针对四川主要作物的AI诊断模型,近期将在省内重点区域进行试点,这些成果让卫星数据真正落地,帮助更多农户实现精准种植,并逐步向成都平原试点推广,预计明年可服务全川20万亩高标准农田。
数据要素也让金融服务“更便捷”。以四川农商联合银行为例,这套“智能决策系统”已为该行的7款数字化信贷产品赋能,累计发放贷款超1.37万亿元,入选四川省“数据要素×”典型案例。该系统依托数据要素价值,精准构建用户画像,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泸州农商银行个人业务部工作人员 王莉:系统应用以来,客户只需要在手机上提交简单的个人身份信息,他就可以在短短几分钟之内获得一笔贷款。
泸州农商银行副行长 王建鹏:实际上,基于人工智能模型算法来评估信用,让我们的风控大脑变得更加“聪明”,解决了业务流程繁琐、风险防控困难的痛点。
不仅如此,数据要素还让跨省就医“更安心”。目前,四川、重庆两地已有2378家医疗卫生机构实现电子健康卡“一卡通用”,935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实现222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在绵阳市涪城区,当地14家公立医疗机构全部接入线上互认平台,今年以来,累计为患者节约就医支出700多万元。
绵阳市涪城区卫生健康局信息统计股股长 李桃: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全面整合卫生健康数据,通过数据互通和系统应用,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切实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就医更便捷。
数字赋能,向新求质。我省提出,到2027年,数字经济总量及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到2030年,建成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先行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