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4月28日,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四川长虹与深圳数据交易所(以下简称“深数所”)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推动企业可信数据空间与国家数据流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跨区域、跨行业数据合规高效流通。此举旨在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规模化发展提供核心数据支撑,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聚焦可信数据互联 破解产业协同难题
在国家《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指引下,长虹基于自主研发的“虹雁”可信数据空间产品及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联合深数所推进技术标准互认,实现企业数据空间与国家级数据流通网络的安全对接。针对机器人产业中多源数据融合难、产权界定模糊、训练成本高等痛点,双方将通过制订行业数据字典、优化AI工具链适配、强化数据合规管理等手段,构建“采集-标注-训练-推广”全流程数据管控体系,助力降低机器人开发成本超30%,推动具身智能数据集场景化复用。
多方共建产业生态 瞄准千亿级市场
会上,长虹联合工信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阿里云等机构,依托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实验室成立“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工作组”。该组织将整合算法研发、硬件制造、数据基建、合规服务等全产业链资源,重点攻关数据跨本体复用、合成数据融合、训练工具链协同等关键技术,计划未来三年内孵化20项高价值数据产品,系统性提升机器人训练效率,加速产业规模化进程。
构建数据“双循环” 赋能实体经济转型
长虹提出,通过打通企业内外数据循环网络,激活上下游数据资产,将拓展机器人应用、供应链金融等多元场景。公司负责人透露,此次合作不仅落实国家数据基建要求,更创新应用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实现数据动态确权与使用管控,为多主体协作筑牢信任基石。下一步,长虹将持续完善跨区域数据服务体系,推动可信数据空间在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等场景深度落地,预计2025年带动相关产业规模突破50亿元。
业内专家指出,此次合作标志着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进入“场景驱动”新阶段,为AI与实体经济融合提供了“数据+合规”双引擎,或将成为传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标杆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