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日历
|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繁 | 简 |网站支持IPV6
|
|||||||||||


累计探明8个大中型油气田
探明天然气储量7077亿立方米
累计供应成品油2288万吨
累计供应800亿立方米天然气
“十四五”期间
中国石化驻川企业
筑牢能源根基,拓宽资源勘探边界
突破技术瓶颈,创新驱动产业革新
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
中国石化驻川企业的“十四五”答卷
11月21日,中国石化10家驻川企业在成都联合举办“决胜‘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高质量发展成果发布会,系统展示了“十四五”以来中国石化驻川企业在端牢能源饭碗、科技创新驱动、践行绿色低碳、服务美好生活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和发展成就。
目前,中国石化在川业务涵盖西南石油局、勘探分公司、四川石油分公司、西南石油工程公司、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等企业,构建了覆盖勘探、开采、管输、石油工程、天然气销售、成品油销售、财务服务的完整产业链。

发布会现场图片
一
筑牢能源根基
夯实发展底盘

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工程迭代升级钻井工艺
四川省天然气资源丰富,是中国石化“天然气大发展”战略的主战场。“十四五”期间,中国石化驻川企业持续推进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开发,创新形成超深层碳酸盐岩、致密砂岩和深层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系列技术体系,实现新层系、新类型资源勘探重大突破。
在此基础上,企业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7077亿立方米,发现8个大中型油气田,并构建“老区稳产+新区增产”双轮驱动开发格局,累计生产天然气800亿立方米,有力弥补全国天然气需求缺口,为川渝地区能源供应保障发挥了关键作用。
二
强化创新驱动
铸就硬核实力

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科研人员开展研究
中国石化驻川企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响应“向地球深部进军”号召,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构建“产学研用”协同机制。企业联合高校共建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试验示范基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全面提升能源领域科技含量。
“十四五”期间,企业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多项突破,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2项,获国内外专利授权1512件,其中70项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同时,企业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出一批高层次创新团队,涌现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领军人才,以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四川工匠”等先进典型,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撑。
三
推动绿色转型
建设美丽四川

中国石化四川石油建设的四川省首座高速路网加氢站
中国石化驻川企业坚定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全面实施绿色企业行动与能效提升计划,在污染防治、资源循环、生态保护和能源结构调整等方面系统推进。
企业积极构建绿色生产体系,成功打造四川省首座“无废油库”“无废港口”,建成我国首座含硫气田采出水低温蒸馏站,实现废水零排放与资源循环利用;全面推广可控震源、节点仪等绿色装备,促进勘探开发与生态保护协同统一,荣获“绿色矿山”“绿色工厂”等国家级称号。
在能源结构转型方面,企业加快“油气氢电服”综合布局,建成593座加能站、13座油库和6座加氢站,推动能源供给向清洁化、多元化迈进,为美丽四川建设注入绿色动能。
四
履行社会责任
赋能美好生活

中国石化救援队第一时间赶赴四川筠连县山体滑坡现场救援当地百姓
中国石化驻川企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加快改革发展的同时,全面履行政治、经济与社会责任。“十四五”期间累计缴纳税费超200亿元,投入帮扶资金超1.3亿元,捐资782万元对口帮扶5所乡村小学,助力乡村振兴与教育发展。
企业持续完善产销一体化格局,优化油气输送网络,累计供应成品油2288万吨,全力保障区域能源稳定供应。在迎峰度冬、应急抢险和重大活动保障中,始终冲锋在前,展现央企担当。同时,积极参与应急救援,支持教育医疗等公益事业,全方位服务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
展望“十五五”
中国石化将不忘初心
继续为国家能源安全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石化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