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 |

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专区
四川日报丨东方电机:大河奔腾看东方 绿色能源涌四方
来源:四川日报            时间:2025年07月25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张洁(图片由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提供)

7月的德阳,骄阳似火。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电机)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东方电机自主研制的世界单机容量最大500兆瓦冲击式转轮完成机器人焊接的最后一道工序,焊接质量合格率超过99%。

目光扫过这台世界单机容量最大500兆瓦冲击式转轮的每个组成部分,95%以上的制造环节都烙印着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印记:智能化3D打印勾勒出精准轮廓,自动化数控加工打磨出完美弧度,机器人焊接的焊道如银线般流畅,就连打磨与三维扫描都由机械臂精准操作。

从葛洲坝到三峡、白鹤滩,从变速抽蓄到冲击式水电机组,东方电机不仅见证了中国水电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更为全球能源变革贡献了“东方力量”。

水电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是低碳发电的支柱。中国是水电大国,目前已有超过4万座水电站,全国每10度电中就有约2度来自川流不息的江河。作为中国清洁能源装备制造骨干企业,东方电机为全国提供了40%的水电机组,覆盖长江、黄河、雅砻江、澜沧江、大渡河、乌江、岷江、嘉陵江等流域。

1

矢志报国

挺起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脊梁

1958年,一列火车停靠在西南地区的偏远小城——四川德阳,拉开了东方电机辉煌历史的序幕。同年10月13日,东方电机的前身——德阳水力发电设备厂破土动工。次日,“目前规模我国最大,将来产品世界称雄”的消息不胫而走。从此,“世界称雄”成为一代代东方电机人矢志不渝的追求。

创业维艰,东方电机人白手起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挺起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脊梁。1966年,制造完成湖南双牌电站4.4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标志着东方电机开始生产成套水电设备。1974年,成功研制第一台乌江渡21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再次刷新国产水电装备纪录。

真正的考验来自葛洲坝。1981年7月30日,葛洲坝电站二江电厂首台17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这台世界最大的低水头轴流转桨式机组,转轮直径达11.3米,曾被质疑“将是扔在长江里的一堆废铁”。而东方电机人以“国外没有的不等于国内就不能有”的信念,让机组平稳运行40年。1985年,该机组荣获首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这也是中国水电史上首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如今,经过新一代东方电机人的智慧改造,平稳运行40年的转轮焕发新貌、再续荣光,继续以世界领先的姿态,诉说着东方电机的传奇。

2

圆梦三峡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

2003年8月8日,净重416吨、直径10.2米、高5.84米的三峡左岸水电机组转轮从东方电机发运,沿着专门修建的“大件路”运往乐山码头。“巨无霸”上路,备受瞩目。

建设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从左岸到右岸,从配角到主角,东方电机通过短短7年时间缩小了与国外先进技术30多年的差距,把“中国装备,装备中国”“将来产品世界称雄”的豪言壮语化作实干实绩,镌刻在三峡工程的丰碑上。

依托重大项目,实现重大装备自主设计、自主制造,是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路径。1996年,东方电机承担了三峡工程左岸2台水电机组的制造任务。2001年4月5日,东方电机加工出第一块三峡转轮叶片。2003年7月25日,东方电机为三峡工程左岸制造的首台转轮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发电设备制造水平迈上新台阶。

2004年3月,东方电机获得三峡工程右岸4台机组的独立设计制造合同,由此开启了国内制造企业独立设计、制造大型水电机组的进程。在三峡右岸机组研制中,东方电机凭借长期积累的经验与大胆创新的实践,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2020年1月10日,东方电机参建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一路学习、创新、超越,东方电机实现历史性的突破,以崭新的面貌站在世界水电的舞台上。

3

“白鹤”亮翅

引领世界巨型水电进入“零配重”和摆度“个位数”时代

2022年9月22日,随着8号机组完成72小时试运行,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左岸8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至此,东方电机白鹤滩项目研发制造、安装服务任务圆满收官。16年潜心研发,6年精品制造,4年精心安装,终于迎来“白鹤起舞”。

白鹤滩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宁南县和云南省巧家县交界的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电站总容量1600万千瓦,左右两岸分别安装8台单机容量10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左岸8台机组由东方电机自主研制供货。

2021年6月28日,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东方电机自主研制的白鹤滩百万千瓦水电机组,创造了4个“一百”,实现了“五项重大突破”。

4个“一百”,即单机容量100万千瓦,具有100%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100%国产化,所有产出重大部件和投运机组精品率100%。

“五项重大突破”,即机组核心部件采用数字化智能制造,产品质效大幅提升;机组转动部件重达2600吨,并由上万个零部件构成,实现“零配重”;机组稳定性好,摆度仅一根头发丝直径大小;发电机温升控制水平高,开创巨型水电机组新纪元;水轮机最高效率96.7%,发电机额定效率超过99%,行业领先。

白鹤滩精品机组实现了中国水电设备制造业由技术引进到“原发式”自主创新,引领世界巨型水电进入“零配重”和摆度“个位数”时代,创造了水电行业机组运行稳定性的新标杆。

4

蓄势赋能

服务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2024年8月16日,东方电机自主研制的国家能源局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300兆瓦级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发电电动机1∶1转子顺利通过飞逸试验,标志着我国变速抽水蓄能机组自主研制取得重大突破。

抽水蓄能是目前公认的更为稳定、成熟、环保的储能方式,在用电低谷将电能转化为水的势能,在用电高峰时将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相当于一个巨型“充电宝”,可作为电网的稳压器和清洁能源的储存器。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东方电机就开始研发抽水蓄能机组,从仙游、仙居等项目实现自主研制,到绩溪、敦化和长龙山等项目在与国际同行同台竞技中胜出,东方电机逐步构建起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抽水蓄能机组研发、设计、生产、安装、服务、成套、调试、改造体系,成为国内首个同时具备抽水蓄能机组研制和调试能力的发电设备制造企业。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对电力系统灵活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变速抽水蓄能机组以灵活、稳定、快速响应等运行优势,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自2013年起,东方电机锚定变速抽水蓄能机组研制难题,攻克了转子动态稳定性、水泵水轮机水力开发、机组过渡过程、变速电机电磁设计、大功率交流集电系统、机电网功率协同控制等难题,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未来,上述技术将应用于山东泰安二期和广东肇庆浪江抽水蓄能电站,为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作出重要贡献。

5

冲击梦想

开启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水电机组研制新征程

2025年7月,东方电机自主研制的世界单机容量最大500兆瓦冲击式转轮完成机器人焊接,95%以上的制造过程都采用了数字化、智能化手段。

冲击式水电机组是服务国家“加快推进西南地区水电基地建设”重大战略需求的主力机型。受应用市场缺乏等因素影响,我国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水电机组自主研制水平薄弱,关键部件、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自2019年起,东方电机全力组织开展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水电机组关键技术研究,联合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针对梳理出的涉及水力、水机、电机、工艺四大专业的70多项攻关课题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带动了研发、设计、制造、材料、工艺技术、抗磨技术、工程应用等全产业链联合创新,逐步建立起多专业融合、内外协同研制的模式及技术体系。

依托150兆瓦级大型冲击式转轮国产化项目,东方电机冲击式转轮水力开发、造型设计、软件开发、模型装置研制等实现完全自主化,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转轮结构设计、材料应用、加工工艺等关键核心制造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2023年5月16日,东方电机自主研制的具有全产业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50兆瓦级大型冲击式转轮成功下线,实现了我国该容量等级大型冲击式转轮关键核心技术国产化的历史性突破。

创新没有休止符,150兆瓦级大型冲击式转轮的投运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2023年6月16日,东方电机获得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扎拉水电站1台套冲击式水电机组研制供货项目,开启了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水电机组研制新征程。该项目具有高水头、大容量、高海拔等特点,是国家能源局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是现阶段国内唯一可开展500兆瓦级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机组研制及应用示范的水电项目,也是目前世界在建综合难度最大的冲击式水电项目。

目前,东方电机正在全力研制扎拉500兆瓦冲击式水电机组,向着更高水头、更大容量的冲击式水电机组奋力攀登。

6

“能”动海外

点亮“一带一路”万家灯火

一直以来,东方电机积极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彰显央企使命担当,引领中国水电装备“走出去”,产品及服务出口46个国家和地区,为191个项目供货,点亮“一带一路”万家灯火。

截至目前,东方电机已为巴西杰瑞水电站提供22台75兆瓦灯泡贯流式水电机组,推动中国水电装备首次进入南美市场,项目创造出口合同金额最大、单机容量最大等多项纪录;为坦桑尼亚朱利诺水电站项目供货9台235兆瓦水轮发电机组;为非洲埃塞俄比亚吉布3水电站提供10台187兆瓦混流式水电机组;为柬埔寨桑河二级水电站提供8台50兆瓦灯泡贯流式水电机组,从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到最后一台机组发电,用时仅10个月;为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提供4台180兆瓦混流式水电机组;为亚洲单机容量最大的灯泡贯流式电站老挝东萨宏水电站提供1台65兆瓦灯泡贯流式水电机组;成功签约埃塞俄比亚科伊沙6台300兆瓦水电机组机电成套项目合同,创下中国自主品牌出口非洲的单机容量最大水电项目纪录。

六十七年风雨兼程,从德阳小城到世界舞台,东方电机用一项项突破性的技术、一座座矗立江河之上的电站,诠释了中国制造的硬核实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东方电机正以创新为引擎,以实干为基石,向着“将来产品世界称雄”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继续为全球能源事业贡献更多的“东方智慧”与“东方力量”。

四川日报丨东方电机:大河奔腾看东方 绿色能源涌四方

来源:四川日报 时间:2025年07月25日

□张洁(图片由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提供)

7月的德阳,骄阳似火。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电机)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东方电机自主研制的世界单机容量最大500兆瓦冲击式转轮完成机器人焊接的最后一道工序,焊接质量合格率超过99%。

目光扫过这台世界单机容量最大500兆瓦冲击式转轮的每个组成部分,95%以上的制造环节都烙印着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印记:智能化3D打印勾勒出精准轮廓,自动化数控加工打磨出完美弧度,机器人焊接的焊道如银线般流畅,就连打磨与三维扫描都由机械臂精准操作。

从葛洲坝到三峡、白鹤滩,从变速抽蓄到冲击式水电机组,东方电机不仅见证了中国水电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更为全球能源变革贡献了“东方力量”。

水电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是低碳发电的支柱。中国是水电大国,目前已有超过4万座水电站,全国每10度电中就有约2度来自川流不息的江河。作为中国清洁能源装备制造骨干企业,东方电机为全国提供了40%的水电机组,覆盖长江、黄河、雅砻江、澜沧江、大渡河、乌江、岷江、嘉陵江等流域。

1

矢志报国

挺起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脊梁

1958年,一列火车停靠在西南地区的偏远小城——四川德阳,拉开了东方电机辉煌历史的序幕。同年10月13日,东方电机的前身——德阳水力发电设备厂破土动工。次日,“目前规模我国最大,将来产品世界称雄”的消息不胫而走。从此,“世界称雄”成为一代代东方电机人矢志不渝的追求。

创业维艰,东方电机人白手起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挺起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脊梁。1966年,制造完成湖南双牌电站4.4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标志着东方电机开始生产成套水电设备。1974年,成功研制第一台乌江渡21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再次刷新国产水电装备纪录。

真正的考验来自葛洲坝。1981年7月30日,葛洲坝电站二江电厂首台17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这台世界最大的低水头轴流转桨式机组,转轮直径达11.3米,曾被质疑“将是扔在长江里的一堆废铁”。而东方电机人以“国外没有的不等于国内就不能有”的信念,让机组平稳运行40年。1985年,该机组荣获首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这也是中国水电史上首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如今,经过新一代东方电机人的智慧改造,平稳运行40年的转轮焕发新貌、再续荣光,继续以世界领先的姿态,诉说着东方电机的传奇。

2

圆梦三峡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

2003年8月8日,净重416吨、直径10.2米、高5.84米的三峡左岸水电机组转轮从东方电机发运,沿着专门修建的“大件路”运往乐山码头。“巨无霸”上路,备受瞩目。

建设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从左岸到右岸,从配角到主角,东方电机通过短短7年时间缩小了与国外先进技术30多年的差距,把“中国装备,装备中国”“将来产品世界称雄”的豪言壮语化作实干实绩,镌刻在三峡工程的丰碑上。

依托重大项目,实现重大装备自主设计、自主制造,是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路径。1996年,东方电机承担了三峡工程左岸2台水电机组的制造任务。2001年4月5日,东方电机加工出第一块三峡转轮叶片。2003年7月25日,东方电机为三峡工程左岸制造的首台转轮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发电设备制造水平迈上新台阶。

2004年3月,东方电机获得三峡工程右岸4台机组的独立设计制造合同,由此开启了国内制造企业独立设计、制造大型水电机组的进程。在三峡右岸机组研制中,东方电机凭借长期积累的经验与大胆创新的实践,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2020年1月10日,东方电机参建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一路学习、创新、超越,东方电机实现历史性的突破,以崭新的面貌站在世界水电的舞台上。

3

“白鹤”亮翅

引领世界巨型水电进入“零配重”和摆度“个位数”时代

2022年9月22日,随着8号机组完成72小时试运行,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左岸8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至此,东方电机白鹤滩项目研发制造、安装服务任务圆满收官。16年潜心研发,6年精品制造,4年精心安装,终于迎来“白鹤起舞”。

白鹤滩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宁南县和云南省巧家县交界的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电站总容量1600万千瓦,左右两岸分别安装8台单机容量10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左岸8台机组由东方电机自主研制供货。

2021年6月28日,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东方电机自主研制的白鹤滩百万千瓦水电机组,创造了4个“一百”,实现了“五项重大突破”。

4个“一百”,即单机容量100万千瓦,具有100%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100%国产化,所有产出重大部件和投运机组精品率100%。

“五项重大突破”,即机组核心部件采用数字化智能制造,产品质效大幅提升;机组转动部件重达2600吨,并由上万个零部件构成,实现“零配重”;机组稳定性好,摆度仅一根头发丝直径大小;发电机温升控制水平高,开创巨型水电机组新纪元;水轮机最高效率96.7%,发电机额定效率超过99%,行业领先。

白鹤滩精品机组实现了中国水电设备制造业由技术引进到“原发式”自主创新,引领世界巨型水电进入“零配重”和摆度“个位数”时代,创造了水电行业机组运行稳定性的新标杆。

4

蓄势赋能

服务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2024年8月16日,东方电机自主研制的国家能源局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300兆瓦级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发电电动机1∶1转子顺利通过飞逸试验,标志着我国变速抽水蓄能机组自主研制取得重大突破。

抽水蓄能是目前公认的更为稳定、成熟、环保的储能方式,在用电低谷将电能转化为水的势能,在用电高峰时将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相当于一个巨型“充电宝”,可作为电网的稳压器和清洁能源的储存器。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东方电机就开始研发抽水蓄能机组,从仙游、仙居等项目实现自主研制,到绩溪、敦化和长龙山等项目在与国际同行同台竞技中胜出,东方电机逐步构建起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抽水蓄能机组研发、设计、生产、安装、服务、成套、调试、改造体系,成为国内首个同时具备抽水蓄能机组研制和调试能力的发电设备制造企业。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对电力系统灵活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变速抽水蓄能机组以灵活、稳定、快速响应等运行优势,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自2013年起,东方电机锚定变速抽水蓄能机组研制难题,攻克了转子动态稳定性、水泵水轮机水力开发、机组过渡过程、变速电机电磁设计、大功率交流集电系统、机电网功率协同控制等难题,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未来,上述技术将应用于山东泰安二期和广东肇庆浪江抽水蓄能电站,为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作出重要贡献。

5

冲击梦想

开启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水电机组研制新征程

2025年7月,东方电机自主研制的世界单机容量最大500兆瓦冲击式转轮完成机器人焊接,95%以上的制造过程都采用了数字化、智能化手段。

冲击式水电机组是服务国家“加快推进西南地区水电基地建设”重大战略需求的主力机型。受应用市场缺乏等因素影响,我国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水电机组自主研制水平薄弱,关键部件、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自2019年起,东方电机全力组织开展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水电机组关键技术研究,联合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针对梳理出的涉及水力、水机、电机、工艺四大专业的70多项攻关课题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带动了研发、设计、制造、材料、工艺技术、抗磨技术、工程应用等全产业链联合创新,逐步建立起多专业融合、内外协同研制的模式及技术体系。

依托150兆瓦级大型冲击式转轮国产化项目,东方电机冲击式转轮水力开发、造型设计、软件开发、模型装置研制等实现完全自主化,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转轮结构设计、材料应用、加工工艺等关键核心制造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2023年5月16日,东方电机自主研制的具有全产业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50兆瓦级大型冲击式转轮成功下线,实现了我国该容量等级大型冲击式转轮关键核心技术国产化的历史性突破。

创新没有休止符,150兆瓦级大型冲击式转轮的投运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2023年6月16日,东方电机获得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扎拉水电站1台套冲击式水电机组研制供货项目,开启了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水电机组研制新征程。该项目具有高水头、大容量、高海拔等特点,是国家能源局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是现阶段国内唯一可开展500兆瓦级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机组研制及应用示范的水电项目,也是目前世界在建综合难度最大的冲击式水电项目。

目前,东方电机正在全力研制扎拉500兆瓦冲击式水电机组,向着更高水头、更大容量的冲击式水电机组奋力攀登。

6

“能”动海外

点亮“一带一路”万家灯火

一直以来,东方电机积极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彰显央企使命担当,引领中国水电装备“走出去”,产品及服务出口46个国家和地区,为191个项目供货,点亮“一带一路”万家灯火。

截至目前,东方电机已为巴西杰瑞水电站提供22台75兆瓦灯泡贯流式水电机组,推动中国水电装备首次进入南美市场,项目创造出口合同金额最大、单机容量最大等多项纪录;为坦桑尼亚朱利诺水电站项目供货9台235兆瓦水轮发电机组;为非洲埃塞俄比亚吉布3水电站提供10台187兆瓦混流式水电机组;为柬埔寨桑河二级水电站提供8台50兆瓦灯泡贯流式水电机组,从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到最后一台机组发电,用时仅10个月;为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提供4台180兆瓦混流式水电机组;为亚洲单机容量最大的灯泡贯流式电站老挝东萨宏水电站提供1台65兆瓦灯泡贯流式水电机组;成功签约埃塞俄比亚科伊沙6台300兆瓦水电机组机电成套项目合同,创下中国自主品牌出口非洲的单机容量最大水电项目纪录。

六十七年风雨兼程,从德阳小城到世界舞台,东方电机用一项项突破性的技术、一座座矗立江河之上的电站,诠释了中国制造的硬核实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东方电机正以创新为引擎,以实干为基石,向着“将来产品世界称雄”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继续为全球能源事业贡献更多的“东方智慧”与“东方力量”。

附件
关联稿件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二街269号 邮编:610094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2 蜀ICP备12032651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

智能问答

微信/微博

微信

微博

新媒体矩阵

四川省国资委
国资监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