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繁 | 简 |网站支持IPV6
|
“川山甲1号”盾构机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邵明亮 文/图)7月24日上午,“川山甲1号”盾构机在位于成都市新津区的中铁高新智能装备制造基地成功下线,这是首台全链“四川造”(在川研发、设计、生产、组装)盾构机。该设备将出口欧洲,是“四川造”盾构机首次整装出口。
“川山甲1号”由中铁高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在川自主研发,专为应对零下40摄氏度极端低温环境下的永久冻土层施工难题而设计,其主结构部件及电、液、流等系统,均选用耐低温性能材料和元器件,并配置专用加热设备,确保在极寒条件下仍能稳定运行,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设备开挖直径3.72米,整机长度约135米,总重350吨,最大掘进速度80毫米/分钟,未来将应用于欧洲高纬度河道工程。
作为集机、电、液、气、传感于一体的大型自动化掘进设备,盾构机被誉为“工程机械之王”。据统计,我国90%以上地铁隧道以及穿越大江大河的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机成为挖掘地下空间、畅通路途的最佳帮手。
过去,我国盾构机长期依靠进口。经过国内企业20多年自主研发,中国盾构机实现了从“万国牌”到“中国造”、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逆袭。作为全国为数不多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和31个制造业门类的省份,四川凭借雄厚的产业基础、人才优势以及辐射西南的区位优势,通过与央企深度合作,成功实现盾构机全链制造。
据了解,中铁高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由四川省水利发展集团、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于2023年9月共同组建。今年初,中铁高新智能装备制造基地一期项目投产,建成西南地区首个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智能总装产线。该基地全面建成后,将实现年产盾构机14台、隧道施工专用设备50台套、钢结构50000吨。
中铁高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四川造”盾构机将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瞄准高纬度高海拔地区高端装备需求持续开展研发制造;国内方面,将为川西、西藏、东北等地区的隧道、矿业等工程提供关键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