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日历
|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繁 | 简 |网站支持IPV6
|
|||||||||||
讲述帮扶故事,展现帮扶成效。在我省构建的党建引领帮扶工作共同体中,国资国企作为重要力量,始终挺膺担当、走在前列。他们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与产业发展优势,创新实施“矩阵式帮扶”机制,在推动受扶地经济提质增效中彰显出国资国企的使命与担当。

在阿坝州金川县河东乡旦甲木足村,村民们正忙着将刚采摘的工业辣椒烘干后销往云南腾冲。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驻村干部刘涛倍感欣慰。旦甲木足村是四川省国资委定点帮扶村。前年,刘涛被派驻到这里担任第一书记,便开始积极探索适合当地的特色农业发展路径。经过两年调研与试验,今年,他带领群众走出的特色优势农业产业之路终于结出硕果——村里种植的工业辣椒喜获丰收。

阿坝州金川县河东乡旦甲木足村第一书记 刘涛:金川县气候与云南腾冲、大理气候非常相近,适合发展工业辣椒产业。经调研论证,我们采取试验种植,示范种植,推广种植三步走,发展该产业。(目前)辣椒正常开花结果,达到预期效果,证明工业辣椒适合在金川县种植。

今年,全村共采摘鲜辣椒70多吨,销售干辣椒10余吨,带动百姓增收50万元,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0万元。下一步,省国资委将与金川县共同制定更多支持政策,在全县推广工业辣椒种植,持续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因地制宜引入高价值新品种,以产业升级促进农民增收,是省国资委在旦甲木足村帮扶实践中的成功探索。而在广元市青川县,港投集团则依托自身产业能力与经验,为当地食用菌产业注入全链条发展动能。
在青川县三锅镇民兴村山珍示范园,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李小林博士正为村民讲解香菇、木耳种植关键技术。为做强食用菌产业,港投集团协同内外部关联企业及科研院所,与青川县合力整合多方资源,以矩阵式帮扶推动食用菌产业从传统种植向育种、生产、销售全链条升级。

四川省港投青川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省港投集团驻青川县专班成员 陈建:明年初,我们年产500万棒的现代化菌棒工厂将建成投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50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150余个,年税收约150万元,真正把小蘑菇打造成助力青川振兴的大产业。

在凉山州普格县,一颗颗高原艾草也在国企的产业帮扶下变身“金叶”。过去,凉山艾草长期处于分散种植、粗加工状态,产品附加值低。四川省能源发展集团在托底性帮扶普格县后,投资3亿元建设大凉山高原生态艾草产业园,打造从艾绒提取、精油生产到艾条、中医药饮片等精深加工全产业链。

凉山高原艾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健:我们生产的蓝色精油年产值可以达到2000余万元,持续推进蓝色精油在呼吸道护理、功能性化妆品和医药辅料等领域的开发。深度挖掘高原艾草的医药用价值,生产出更多高附加值的高原艾产品。
我省启动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以来,四川国资国企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纽带,推动帮扶工作从“输血”向“造血”深刻转变。截至9月底,国资国企在欠发达县域累计投资超469亿元,实现销售帮扶8.61亿元,注册公司达101户。为全面提升国有企业帮扶质效,近日,四川省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省委组织部、省国资委联合印发《关于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托底性帮扶的七条措施》,从增强帮扶力量、加大产业项目市场化帮扶力度、拓宽企地合作渠道等7个方面明确了国有企业持续深化托底性帮扶的方向和要求,未来,四川国资国企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帮扶工作向纵深发展。